
懡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懡
⒈ 〔懡㦬(
)〕a.羞愧的样子,如“師一日造方丈,未及語,被祖詬骂,懡懡而退。”b.稀疏,如“公子亭台香触人,百花懡懡无精神。”统一码
懡字UNICODE编码U+61E1,10进制: 25057,UTF-32: 000061E1,UTF-8: E6 87 A1。
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懡字讲解
“懒”字的语文讲解
“懒”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多样,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懒”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行动力、不愿意努力或工作。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懒”字的含义、用法和语境。
一、基本含义
“懒”作为形容词,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特征。当人们感到疲倦或缺乏动力时,往往会表现出“懒”的态度。例如,“他今天懒得动弹,直接在家里躺了一天。”
二、语境中的用法
1. 作为谓语:在句子中,“懒”可以作为谓语,用来描述主语的状态或行为。如:“他性格懒惰,总是不愿意多做家务。”
2. 作为宾语:有时,“懒”也可以作为宾语,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如:“我今天懒得理他,自己玩了一会儿手机。”
3. 构成复合词:“懒”还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复合词,如“懒惰”、“懒散”等,这些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形容一个人缺乏进取心或责任感。
三、词语搭配
“懒”字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丰富的表达方式。例如:
“懒洋洋”:形容人精神不振,懒散无聊的样子。
“懒散心”:指心情低落、无精打采的状态。
“懒得动”:表示不愿意动弹,感到疲倦或无趣。
四、文化内涵与情感色彩
在中国文化中,“懒”字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一方面,“懒”有时被视为一种放松和休息的方式,人们需要适当的休息来恢复精力。另一方面,“懒”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消极的态度,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因此,在使用“懒”字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的恰当性。
五、如何正确使用“懒”字
要正确使用“懒”字,首先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然后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在描述人的行为特征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和感情色彩。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滥用“懒”字,以免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总之,“懒”字虽然简单,但其含义丰富多样。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用法和语境,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懡的意思、基本解释,懡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懡【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亡果切《集韻》母果切,音麼。《類篇》懡㦬,慚也。
交流分享
- 懡的词语
- 懡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