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劘字的解释
劘

拼音 注音ㄇㄛˊ
部首刂部 总笔画2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5298
笔顺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丨丨
名称点、横、撇、横、竖、撇、点、横、竖、撇、点、竖、横、横、横、竖、横、横、横、竖、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ó(ㄇㄛˊ)

⒈  切削。

⒉  砺;磨:“砥石劘厉,欲求铦也。”

⒊  摩:“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⒋  迫近;逼近:“气劘屈贾垒,日短曹刘墙。”

⒌  规劝;直言劝谏:“贾山自下劘上。”

⒍  切磋:“田子与之游,用诗文学艺相切劘。”

异体字

  • ?

English

make into mince

最读网劘字讲解

“动”字的语文解释 “动”字,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个常用的汉字,更蕴含着丰富的语义和用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动”字的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动”字的基本含义是“行动”、“动作”,它描述了生物体或物体的位置变化或活动状态。例如,“他站起来”、“小狗在跑”中的“起来”和“跑”,都是“动”字的具体运用。 二、动词的用法 作为动词,“动”字可以组成许多常用的动词短语,如“动脑筋”、“动感情”、“动真格”等。这些短语中的“动”都表示某种动作或活动。此外,“动”还可以构成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动词,如“感动”、“动人”、“动荡”等。 三、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在汉语中,“动”字常常用于构成进行时态和被动语态。例如,“我在跑步”、“书被他拿走了”中的“跑步”和“拿走了”,分别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和被动的动作。 四、动宾短语 “动”字还常与其他字组合成动宾短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结果。如“吃饭”、“写字”、“开门”等。这些短语中的“吃”、“写”、“开”都是动词,“饭”、“字”、“门”则是宾语,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意义。 五、成语中的“动” 此外,“动”字也大量出现在各种成语中,如“不动声色”、“动人心弦”、“动辄得咎”等。这些成语中的“动”字,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六、语境中的“动” 在实际语境中,“动”字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因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在理解和使用“动”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之,“动”字作为汉语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含义和用法多种多样,既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动”字的用法,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劘


※ 劘的意思、基本解释,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削;切 [pare;cut]

(2) 擦;磨 [rub]。如:劘牙(磨牙);劘灭(磨灭);劘拂(摩拂)

(3) 磨砺 [grind;sharpen]。如:劘厉(磨之使锐利);劘砺(磨炼)

(4) 规劝,谏诤 [admonish;advise]。如:劘上(规劝君上);劘切(直谏;切责);劘拂(规戒)

康熙字典

劘【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磨。《玉篇》削也。《集韻》分也。

《增韻》剴也,切也。《前漢·賈山傳贊》自下劘上。《註》孟康曰:劘謂剴切之也。

《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靡【卷十一】【非部】

披靡也。从非麻聲。文彼切

说文解字注

(靡)柀靡也。柀各本作披。今正。柀靡、㬪韵字。旇下曰。旌旗柀靡也。項羽傳。漢軍皆柀靡。顔師古、張守節皆普彼反。葢其字本作柀。从木。析也。寫者譌从手。柀靡、分散下垂之皃。易中孚九二曰。吾與爾靡之。孟、王皆曰。散也。凡物分散則微細。引申之謂精細可喜曰靡麗。爾下曰麗爾猶靡麗也是也。又與亡字、無字皆雙聲。故謂無曰靡。从非。麻聲。文彼切。古音在十七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