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笢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笢
⒈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⒉ 理发用的刷子。
统一码
笢字UNICODE编码U+7B22,10进制: 31522,UTF-32: 00007B22,UTF-8: E7 AC A2。
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笢字讲解
“痕”字的语文讲解
“痕”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丰富,既可以表示事物的标记或痕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的深刻影响。在语文学习中,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一、基本含义
“痕”字的基本含义是指物体表面留下的印迹或标记。例如,“铅笔的痕迹”、“刀痕”等。这个字强调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存在,是物体与外界接触后留下的印记。
二、引申含义
除了基本的物理痕迹外,“痕”字还可以引申为某种情感或状态的深刻影响。比如,“疤痕”不仅指皮肤上的伤痕,还可以用来比喻心灵上的创伤或经历过的磨难。这种用法强调了痕迹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
三、词语搭配
“痕”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以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
“刻痕”:指刻划或留下的痕迹,常用来形容物体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或摩擦后留下的印记。
“泪痕”:指哭泣后留在脸颊上的泪水痕迹,常用来形容悲伤或感动的情感。
“痕迹”:泛指物体表面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印迹或线索。
四、语境运用
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中,“痕”字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合理运用这个字,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在描写一段经历时,可以说“这段经历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既表达了经历的重要性和深刻影响,又符合汉字的丰富内涵。
五、注意事项
在使用“痕”字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感情色彩。虽然“痕”字本身是中性的,但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含义。因此,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总之,“痕”是一个充满内涵和表现力的汉字。通过对其基本含义、引申含义、词语搭配和语境运用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字的使用方法,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 笢的意思、基本解释,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笢
〈名〉
(1) 竹子的表皮,可劈成篾条 [bamboo skin]
笢,竹肤也。——《说文》
(2) 见“笢笏”
康熙字典
笢【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武盡切《集韻》弭盡切,音泯。竹表也。《說文》竹膚也。《廣雅》笁竹也,其表曰笢。
又《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註》笢笏抑隱,手循笛孔之貌。
又《正字通》今之澤髮騣刷曰笢。
又《廣韻》武巾切,音珉。義同。騣字原从蚤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笢【卷五】【竹部】
竹膚也。从竹民聲。武盡切
说文解字注
(笢)竹膚也。膚、皮也。竹膚曰笢。亦曰筍。見禮器。俗作筠。巳析可用者曰蔑。禮注作䈼。士喪禮謂之靲。析之謂之筡。亦謂之?。从竹。民聲。武盡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