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漞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漞
⒈ 古同“汨”。
⒉ 石名,可以做砚,产于中国甘肃陇西。
异体字
- 汨
最读网漞字讲解
“梼”字的语文讲解
“梼”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常与树木、器械以及刑罚相关。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首先,“梼”字的基本含义与树木有关。它可以指代一种叫做“梼”的树木,这种树木在古代常被用作建筑材料或制作各种工具。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梼榆”,就是指这种树木的叶子或果实。
二、引申含义
除了基本的树木含义外,“梼”字还可以引申为与木制品或机械装置有关的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木制的器械,如犁、耙等,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需要更换新的部件。这时,“梼”字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指代这些用于替换的木制零件。
此外,“梼”还可以指代一种类似于斧头的兵器,用于砍伐树木或击打敌人。这种兵器的形状类似于斧头,但更加细长,适合近战使用。
三、刑罚含义
在古代法律文献中,“梼”字还常被用来表示一种刑罚——鞭刑。鞭刑是一种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罚,其严厉程度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古代,鞭刑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惩罚手段,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四、用法示例
了解了“梼”字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含义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古文中的用法。例如,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楚子使谓晋侯曰:‘楚国之人,不获执焉,敢请。’对曰:‘楚国之法,刑在梼木之下。’”这里的“梼木之下”指的就是执行鞭刑的地方。
又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说:“闻汉王遣将军婴往击楚,羽畏楚而走。”这里的“梼”字虽然并未直接出现,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那种紧张激烈的氛围,以及“梼”字所蕴含的刑罚意味。
五、总结
总的来说,“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它不仅与树木有关,还可以引申为木制品、兵器以及刑罚的含义。在古文中,“梼”字常被巧妙地运用,为我们描绘出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学习语文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 漞的意思、基本解释,漞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漞【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莫狄切,音覓。與汨同。
又石名。可爲研。《米芾·硯史》通遠軍漞石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汨【卷十一】【水部】
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从水冥省聲。莫狄切〖注〗淿,古文。
说文解字注
(汨)長沙汨羅淵也。長沙下葢奪羅字。許例郡縣兼書。前志長沙國羅。後志長沙郡羅。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今湖南長沙府湘陰縣縣東北六十里有羅縣城是也。岳州府平江縣縣南。三十里亦有羅城、云古羅子國也。水經注湘水篇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汨水、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又西逕羅縣北。謂之羅水。又西逕玉笥山。又西爲屈潭。卽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於此。又西逕汨羅戍南。西南注於湘。春秋之羅汭、世謂之汨羅口。按今湘陰縣北七十里汨羅江是也。从水。冥省聲。莫狄切。古音十一部。與十六部合韵。屈平所沈水。小徐本如此。
交流分享
- 漞的词语
- 漞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