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扪字的解释
扪

拼音 mén 注音ㄇㄣˊ 繁体
部首扌部 总笔画6画 结构左右
五笔RUN 五行 统一码626A
笔顺一丨一丶丨フ
名称横、竖钩、提、点、竖、横折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扪(捫)mén(ㄇㄣˊ)

⒈  按,摸:扪心自问。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troke、touch

造字法

形声:从扌、门声

English

stoke, pat, feel by hand, grope

最读网扪字讲解

“扪心自问”这个成语的语文讲解 “扪心自问”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摸着胸口,自己问心无愧。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品行的反思和自省,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问心无愧的一种自我审视。 一、成语的构成 “扪”字由“扌”(提手旁)和“门”字组成,表示用手摸门。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触摸门框来感知自己的内心是否正直。“扪心”就是摸着胸口的意思,“自问”则是自己问自己。 二、成语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百姓曰:‘吾主其主矣,吾臣其臣矣。’今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仁义?’百姓曰:‘何以知之?’王曰:‘以仁义行,如曰仁义而已矣。’百姓曰:‘既是仁义,何故不听?’王曰:‘言之者众,行之者寡,且夫仁义者,治之端也,皆出于其本,而侧于末。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之所欲也,而王者之所欲也。然而万物莫不欲得,故曰:‘求其放心而已矣。’”这里的“求其放心”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反省的过程,与“扪心自问”的含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三、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扪心自问”通常用作谓语或宾语,常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了某件事情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自省,看是否有违背初心或道德准则的地方。例如:“他在工作完成后,总是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 四、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自省、自责、自问心等。 反义词:冥顽不灵、执迷不悟、自欺欺人等。 五、结语 “扪心自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断反思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扪


※ 扪的意思、基本解释,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én

〈动〉

(1) (形声。从手,门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hold]

扪,抚持也。——《说文》

莫扪朕舌。——《诗·大雅·抑》。注:“扪,持也。”

(3) 又如:扪舌(握住舌头,使不能说话);扪虱(捉住虱子);扪月(捉月)

(4) 抚摸 [stroke;touch]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索隐:“扪,摸也。”

必先扪而循之。——《素问·离合真邪论》。注:“扪,谓手摸。”

以手扪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扪心(抚摸胸口);;扪心自揣(按着胸口自我估量);扪循(按摩);扪摸(触摸;摸索);扪腹(抚摸腹部);扪索(摸索,寻求);扪足(以手摸足);扪参(抚摸参宿);扪天(摸天。极言其高);扪膝(摸膝)

(6) 攀;挽 [climb]。如:扪涉(谓攀山涉水);扪萝(攀援葛藤)

康熙字典

捫【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門。《說文》撫持也。《詩·大雅》莫捫朕舌。

摸也。《史記·高祖紀》漢王傷胷,乃捫足。《楚辭·九章》遂儵忽而捫天。

《韻補》叶眉貧切,音珉。《歐陽修·菱溪石詩》嗟予有口莫能辨,歎息但以兩手捫。皆云女媧初鍛鍊,融結一氣凝精純。俗作䦐,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捫【卷十二】【手部】

撫持也。从手門聲。《詩》曰:“莫捫朕舌。”莫奔切

说文解字注

(捫)撫持也。撫、安也。一曰揗也。謂安揗而持之也。大雅。莫捫朕舌。傳曰。捫、持也。渾言不分析也。若王猛捫蝨之類。又專謂摩挲。从手。門聲。莫奔切。十三部。詩曰。莫捫朕舌。大雅抑文。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