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瑁字的解释
瑁

拼音 mào 注音ㄇㄠˋ
部首王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五笔GJHG 五行 统一码7441
笔顺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名称横、横、竖、提、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ào(ㄇㄠˋ)

⒈  〔玳瑁〕见“玳”。

⒉  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王、冒声

English

fine piece of jade

最读网瑁字讲解

“玙”字的语文讲解 “玙”是一个汉字,其读音为yǔ,属于形声字。从玉,容声。本义指似玉的美石,亦指美玉,亦用作人名用字。 在古代,“玙”字常用来形容美玉,如《尚书·禹贡》中有“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大禹甸之,厥田惟壤,厥赋贞成,包茅服食,荡之以川,而洪泽既疏,风淳以汶,敷土植桑,孤竹纠散,其珍言矣,曰:‘禹贡’……浮于淮、泗,达于河,而注诸海,西归诸岷,东别诸彭,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是山也,封诸卞、吕,故曰:‘卞和之献玉’,天下莫不宗焉。”其中提到的“玉”,便是“玙”字的本义。 此外,“玙”字也可以用来作为人名用字,寓意着美好、高贵和纯洁。比如,在古代的一些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玙”为名字的人物,他们往往被赋予了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除了以上的基本含义外,“玙”字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和结构特点。例如,在古代的一些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玙”字作为装饰性文字出现,如玉器、印章等。这些器物上的“玙”字,不仅增添了美观性,还寓意着佩戴者的品德高尚、身份尊贵。 同时,“玙”字的结构特点也值得我们注意。它是由“玉”和“容”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玉”表示其本义与美玉有关,“容”则表示其音读和意义与容貌、仪表有关。这种形声字的结构特点,使得“玙”字在发音和意义上都能够与美玉产生联系,从而更好地表达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总之,“玙”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汉字。通过对其读音、含义、用法和结构特点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瑁


※ 瑁的意思、基本解释,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ào

〈名〉

(1) 天子所执的玉,用以合诸侯的圭,覆于圭上,故谓称为瑁 [ceremonial jade]

(2) 见“玳瑁”

康熙字典

瑁【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說文》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徐曰》冒,上有物冒之也。犂冠,卽犂鑱也。今字書作犂錧,音義同。《正字通》禮,諸侯卽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

通作冒。《周禮·冬官考工記》天子執冒四寸。《註》名玉曰冒,言德能覆蓋天下也。四寸者,以尊接?,小爲貴也。

《廣韻》《集韻》?莫代切,音䆀。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佩切,音妹。瑇瑁,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異物志》生南海,大者如籧篨,背上有鱗,鱗大如扇,有文章,將作器,則煮其鱗,如柔皮。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史記·司馬相如傳》瑇瑁鱉黿。《註》似觜觿,甲有文,出南海,可以飾器物。《漢·鐃歌》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廣韻》莫沃切《集韻》謨沃切,?音媢。義同。《韻會》或作蝐。亦作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瑁【卷一】【玉部】

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从玉冒,冒亦聲。㺺,古文省。莫報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瑁)諸矦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玉人曰。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矦。注。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葢天下也。四寸者方。以尊接卑。以小上爲貴。尙書大傳曰。古者圭必有冒。不敢專達也。天子執冒以朝諸矦。見則覆之。故冒圭者。天子所與諸矦爲瑞也。諸矦執所受圭以朝於天子。瑞也者、屬也。?冠、爾雅注作犂錧。謂耜也。周禮匠人。耜廣五寸。二耜之伐廣尺。耜刃方。瑁上下方似之。从王冒。冒亦聲。莫報切。古音在三部。考工記以冒爲瑁。

?)古文。从冃。各本篆作㺺。云古文从目。惟玉篇不誤。此葢壁中顧命字。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