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茆字的解释
茆

拼音 máo 注音ㄇㄠˊ
部首艹部 总笔画8画 结构上下
五笔AQTB 五行 统一码8306
笔顺一丨丨ノフノフ丨
名称横、竖、竖、撇、竖提、撇、横折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áo(ㄇㄠˊ)

⒈  同“茅”。

⒉  姓。

异体字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声

English

species of grass, water mallows

最读网茆字讲解

“茅”字的语文讲解 “茅”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在现代汉语中,“茅”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字,还常常出现在一些成语和词语中,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一、基本含义 首先,从字面上来看,“茅”通常与植物相关,它指的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茅草。茅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叶子细长,边缘呈锯齿状,常用于遮蔽或作为饲料。 二、在成语中的运用 1. “茅塞顿开”:这个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题跋·卷下》。原意是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思路突然变得清晰,问题得以解决。 2. “茅塞才通”:与“茅塞顿开”相似,但意思稍有不同。它形容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虽然有所开通,但思路仍然不够清晰。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刚开始理解某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3. “茅檐低小”: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原句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形容农村中简陋的住房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后来这个词语也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简朴或生活的清贫。 三、在词语中的运用 除了成语外,“茅”字还常常出现在一些常用词语中,如“茅草”、“茅房”、“茅厕”等。这些词语都与“茅”字的本义相关,表示与茅草有关的各种事物。 四、文化内涵 “茅”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了茅草这种植物本身,更承载了人们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茅”字也经常被用作表达隐逸之情的元素之一。 总之,“茅”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汉字,其含义丰富多样,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又寄托了人们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茆


※ 茆的意思、基本解释,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áo

(1) 同“茅”

覆之以茆。——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另见 mǎo

基本词义

mǎo

〈名〉

(1) 莼菜 [water shield]。睡莲科。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薄采其茆。——《诗·鲁颂·泮水》

(2) 〈方〉∶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陵 [loess hills]

(3) 另见 máo

康熙字典

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莫飽切,音卯。《韻會》鳧葵。《鄭小同云》蓴菜草。《詩·魯頌》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陸璣疏》茆與荇菜相似,葉大如手,赤圓有肥者,著手滑不得停,莖大如匕柄,葉可以生食,又可鬻,滑美。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諸陂澤中皆有。《干寶云》今之?蹗草,堪爲葅,江東有之。

云:或名水戾。一云今之浮菜,卽猪蓴是也。

《集韻》通䓮。草叢生也。

與茅通。《周禮·天官·醢人》茆菹。《鄭註》讀作茅。《說文》《玉篇》?音柳。註詳?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鳧葵也。魯頌毛傳同。周禮醢人茆菹。鄭大夫讀爲茅。或曰。茆、水艸。杜子春讀爲?。後鄭曰。?、鳧葵也。今周禮轉寫多譌誤。爲正之如此。漢時有茆、?二字。經文作茆。兩鄭皆易字爲?也。鳧葵名?。亦名䖂。今之蒓菜也。?不與䖂類廁者、以篆籒別之。从艸。丣聲。力久切。三部。俗作茆、音卯。非也。籒文作?。詩曰。言采其?。今詩言作薄。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