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芼字的解释
芼

拼音 máo mào 注音ㄇㄠˊ ㄇㄠˋ
部首艹部 总笔画7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82BC
笔顺一丨丨ノ一一フ
名称横、竖、竖、撇、横、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áo(ㄇㄠˊ)

⒈  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芼羹(用菜杂肉为羹)。

⒉  草覆地蔓延。

其他字义

mào(ㄇㄠˋ)

⒈  扫取,拔:“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毛声

English

to choose; to select; greens

最读网芼字讲解

“芟”字的语文讲解 “芟”是一个形声字,从艹,鲜声。这个字的本义是割草,亦指初生的芦苇。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各个方面。 一、字形结构 “芟”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艹”,表示与植物有关;下半部分是“鲜”,作为声旁,提示字的读音。 二、字义解析 1. 割草:“芟”字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割草,这个意义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例如,《诗经·小雅·鱼藻》中有“芟夷荐菜,序宾往馈”的句子,意思是割掉野草,准备好祭祀的食物,邀请宾客来宴请。 2. 初生的芦苇:“芟”也可以指初生的芦苇,因为芦苇在生长初期与“芟”字的形态相似。此外,“芟”字有时也用于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或新事物。 三、词性变化 “芟”字可以作为多种词素的组成部分,构成不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 芟夷:本义是割除,引申为除去、消灭。 芟苒:形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 芟黄:指收割庄稼后剩下的秸秆。 四、用法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芟”字常用于文学作品和书面语中,如诗歌、散文等。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春天到了,农民们纷纷下田芟草,准备丰收。 2. 小明经过努力,终于在比赛中芟露头角,获得了好成绩。 3. 这片荒地上,杂草丛生,村民们决心彻底芟除,开辟新的土地。 五、文化内涵 “芟”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植物和自然生态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而“芟”字则代表着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芟”字也体现了古人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汉字,它以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语义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芼


※ 芼的意思、基本解释,芼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ào

(1) 菜 [vegetables]。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芼,草覆蔓也。从艸,毛声。——《说文》

铡芼置于豆南。——《仪礼·特牲礼》。注:“菜也。”

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礼记·少牢礼》疏

雉兔皆有芼。——

礼记·内则》。注:“谓菜芼也。”

(2) 又如:芼羹(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词性变化

mào

〈动〉

用手指或指尖采摘 [pick]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周南·关雎》

康熙字典

芼【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耄。《說文》草覆蔓也。

《爾雅·釋言》芼,搴也。《註》皆擇菜也。

《五音集韻》武道切,音媢。用菜雜肉爲羹也。《禮·內則》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禮》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

《韻會》謨袍切,音毛。《柳宗元詩》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註》芼,草也。

音莫。《詩·周南》左右芼之。叶下樂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芼【卷一】【艸部】

艸覆蔓。从艸毛聲。《詩》曰:“左右芼之。”莫抱切

说文解字注

(芼)艸覆蔓。覆地曼莚。从艸。毛聲。莫抱切。二部。詩曰。左右芼之。周南文。毛鄭詩考正曰。芼、菜之烹於肉湇者也。禮羹芼菹醢凡四物。肉謂之羹。菜謂之芼。肉謂之醢。菜謂之菹。菹醢生爲之。是爲醢人豆實。芼則湇烹之。與羹相從。實諸?。儀禮。?芼。牛藿、羊苦、豕薇。牲用魚。芼之以蘋藻。内則雉兔皆有芼是也。孔沖遠疑四豆之實無荇。不知詩明言芼、非菹也。玉裁按。芼字本義是艸覆蔓。故從艸毛㑹意。因之爾雅曰搴也。毛公曰擇也。皆於從毛得解。搴之而擇之。而以爲菜釀。義實相成。詩禮本無不合。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