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籷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籷
⒈ 软熟相粘的饭做成的饼。
⒉ 黏。
统一码
籷字UNICODE编码U+7C77,10进制: 31863,UTF-32: 00007C77,UTF-8: E7 B1 B7。
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籷字讲解
《说“粷”》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的字——“粷”。
一、字形结构
“粷”的读音为jú。从字形上看,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米”,右边为“匊”。左边部分表明了它与粮食作物相关,因为“米”字旁的字大多和米或者粮食有联系。右边的“匊”,其形状像是两只手捧着东西的样子,这或许暗示着与手捧食物或者某种动作相关的意义。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粷”的本义是“酒器”,在古代,人们饮酒需要特定的器具,“粷”这种酒器有着独特的形状和用途。例如在一些古老的祭祀或者宴会场景中,可能会有专门用“粷”这种酒器来盛酒的情况。
2. 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习惯的变化,它也有了“小而精致的酒盏”这样的引申义。这种引申体现了人们对饮酒器具在审美和功能上的进一步细分。精致小巧的酒盏往往在文人雅士的饮酒作诗、朋友间小酌等情境下使用,增添了一种优雅的氛围。
三、文化内涵
1. 社交文化的体现
从“粷”作为酒器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社交文化。在古代,酒在社交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君臣之间的朝堂宴饮,还是民间的朋友聚会,“酒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粷”这种特定的酒器出现在不同的社交场合,见证着人们的交流、互动、情感的传递。
2. 艺术与工艺的融合
由于“粷”是小而精致的酒盏,在制作工艺上必然有着独特之处。古代的工匠们需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材料,如陶瓷、青铜等,然后运用精湛的技艺进行烧制或者铸造。酒盏上的花纹、造型等都体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比如在唐宋时期,随着陶瓷工艺的高度发达,以“粷”为代表的酒器可能会呈现出精美的釉色、细腻的纹理等艺术特征,成为当时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虽然“粷”这个字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一把小小的钥匙。

※ 籷的意思、基本解释,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籷【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陟格切,音磔。屑米爲飮。一曰粘也。
又《齊民要術》作籷。米一斗以沸湯一升沃之。
交流分享
- 籷的词语
- 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