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闾字的解释
闾

拼音 注音ㄌㄩˊ 繁体
部首门部 总笔画9画 结构上三包围
五笔UKKD 五行 统一码95FE
笔顺丶丨フ丨フ一丨フ一
名称点、竖、横折钩、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闾(閭)lǘ(ㄌㄩˊ)

⒈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⒉  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倚闾而望。闾里。闾巷。闾左(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

⒊  汇聚:尾闾(水闾汇聚之处,泄水的处所)。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门、吕声

English

village of twenty-five families

最读网闾字讲解

“闾阎”这个字的语文讲解 “闾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年》。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闾”和“阎”。 一、“闾”的解释 “闾”字的基本含义是里门,即住宅区的大门。在古代,人们常以里门来区分不同的社区或区域。《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描述,其中的“室家”可以理解为家庭或家园,而家园的入口就是家门,即“闾”。 此外,“闾”还可以用来泛指民间、百姓,表示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二、“阎”的解释 “阎”字的基本含义是闭门,引申为里巷、街坊。在古代,城市中的居民区通常以里巷为单位来划分。“阎”字常用来形容街道狭窄、房屋密集的居民区。 例如,《左传·昭公三年》中有“王城之人弗远矣,寡人其畏于宗庙之祟也,不敢戏而必以众曰:‘万焉。’‘何故?’对曰:‘夫楚寇,民之罪也。以公子之不谨,故招致其祸。今公子出走,公子少长,不肖也;而逃于楚,吾不知其在何处,国之诸卿,恐皆有罪,与其聚而杀之,不如逐之,以罪之。’”这里的“宗庙之祟”指的是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恐惧,而“万焉”则是指众多的百姓。这些百姓居住的地方就是“闾阎”,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社区。 三、“闾阎”的整体意义 “闾阎”这个成语整体上用来泛指民间、百姓,强调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状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民生状况,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在杜甫的《兵车行》中就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描写,其中的“行人”指的就是普通的百姓,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参加战争,生死未卜,这充分体现了“闾阎”所蕴含的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 四、结语 “闾阎”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通过对“闾”和“阎”两个字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闾


※ 闾的意思、基本解释,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同本义 [gate of an alley]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4) 里巷 [lane]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6) 泛指门户;人家 [door;house]。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a community of 25 families in ancient China]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8) 泛指乡里 [native village]。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9) 姓

康熙字典

閭【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書·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

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

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

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

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

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

《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

《正韻》?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

《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

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處士閭葵班。

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閭【卷十二】【門部】

里門也。从門呂聲。《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力居切

说文解字注

(閭)里門也。周制、二十五家爲里。其後則人所聚居爲里。不限二十五家也。里部曰。里、凥也。里門曰閭。从門。呂聲。力居切。五部。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見大司徒職。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侶當作旅。旅、衆也。此引周禮言閭之古義。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