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镞
拼音
zú
注音ㄗㄨˊ
繁体鏃
部首钅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中右
五笔QYTD 五行金 统一码955E
笔顺ノ一一一フ丶一フノノ一ノ一一ノ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横、横、撇、捺
部首钅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中右
五笔QYTD 五行金 统一码955E
笔顺ノ一一一フ丶一フノノ一ノ一一ノ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横、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镞(鏃)
⒈ 箭头:箭镞。
⒉ 形容箭的锋利轻捷:“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
异体字
- 鏃
- 䃚
汉英互译
arrowhead
造字法
形声:从钅、族声
English
arrowhead, barb; swift, quick
最读网镞字讲解
《说“镞”》
在汉字的浩瀚星空中,“镞”这个字宛如一颗独特而闪耀的小星星。
一、字形结构
“镞”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金字旁“钅”,右边是“族”字。金字旁在汉字中往往与金属相关,这为我们理解这个字的含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右边的“族”,其本义是聚集,众多。二者相结合,便形似一种由金属制成且具有聚集性的事物。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镞”的本义是指箭头。在古代,箭是重要的远程武器,箭头作为箭的关键部分,需要坚硬且尖锐,所以采用金属来打造。例如在考古发掘中,我们常常能发现青铜或者铁制的箭头,这些箭头就是“镞”的实物体现。它们有的造型简单,呈三棱状;有的则较为复杂,带有倒钩等精巧的设计,以增强杀伤力。
2. 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镞”字的意义有所引申。它可以用来泛指器物上的尖形部分。比如一些刀具或者工具上类似箭头形状的尖锐之处,也可以被形容为“镞”。这种引申义体现了汉字意义在具体事物基础上的拓展,从专指箭头到泛指具有相似形状特征的尖形部分。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军事文化
在军事领域,“镞”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古代的金戈铁马之战到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镞”频繁出现。如“白羽攒镞”,这里的“镞”生动地描绘出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紧张状态,让我们仿佛看到古代战场上箭如雨下的壮观场景。它反映了当时军事装备的特点以及战争的方式。
2. 文学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镞”也常被用作一种意象。诗人可能会用“镞”来象征危险、攻击或者前进的力量。比如在一首边塞诗中,“寒风吹劲草,胡马踏冰镞”,这里的“镞”不仅指代冰棱像箭头一样尖锐寒冷,更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残酷。
总之,“镞”这个字虽然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从古代的军事装备走来,经过岁月的洗礼,在字形、字义以及文化意义上不断发展演变,成为我们了解古代军事、文化以及汉字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窗口。

※ 镞的意思、基本解释,镞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镞
鏃
〈名〉
(1) (形声。从金,族声。本义:箭头) 同本义 [arrowhea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利镞(锋利的箭头)
词性变化
◎ 镞
鏃
〈形〉
形容箭的轻捷,应声而至 [fast-flying,swift(arrows)]
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吕氏春秋》
康熙字典
鏃【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木切,音
。《說文》利也。《玉篇》箭鏃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傳》砮石中矢鏃。《釋文》鏃,子木反。《賈誼·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集韻》或作鉃。
又《集韻》《正韻》千木切,音蔟。
又《集韻》側角切,音捉。
又千切,音湊。義
同。
又《集韻》昨木切,音族。與銼同。
又《集韻》測角切,音娕。鋤也。諺曰:欲得穀,馬耳鏃。賈思勰說:或作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鏃【卷十四】【金部】
利也。从金族聲。作木切
说文解字注
(鏃)利也。今用爲矢鏠之族。與許不同。疑後所增字。从金。族聲。作木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