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簏
拼音
lù
注音ㄌㄨˋ
部首竹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五行木 统一码7C0F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部首竹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五行木 统一码7C0F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簏
⒈ 竹箱:书簏。
⒉ 〔簏簏〕形容下垂。
⒊ 用竹篾编的盛零碎东西的小篓。
English
a box, a basket
最读网簏字讲解
“屢”字的语文讲解
“屢”是一个汉字,读音为lǚ,属于形声字。从尸,屡声。“屢”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解释:
1. “屡次”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屢”常用来表示动作的频繁发生,如“屡次三番”、“屡见不鲜”。这里的“屡”传达了重复、多次的意思。
2. “屡次”的书面语用法:
在书面表达中,“屢”也常被用来表示“屡次”,但语气更为正式。例如,在古文中,“屢书”可以表示多次写信或反复书写。
3. 与“屡”相关的词语:
“屢”还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中,如“屢教不改”、“屢见不鲜”等。这些词语中的“屢”都保留了其原意,即多次、屡次。
4. 形声字的构造:
“屢”字由“尸”和“屡”两部分组成。其中,“尸”作为形旁,提示了字的意义范畴(与身体部位或动作有关);“屡”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
5. 字的演变: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屢”字的形态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古代的“屢”字可能与现代的“屡”字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意义和读音是相通的。
6. 语境中的运用:
在实际语境中,“屢”字的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时,可能会使用“屢次”来强调频率之高;而在引用古籍或文学作品时,则可能使用更为书面化的“屡”。
总之,“屢”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灵活用法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字义和用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字,并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准确运用它。

※ 簏的意思、基本解释,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簏
〈名〉
(1) 竹篾编的盛物器,形状不一 [bamboo vessel]
簏,竹高箧也。从竹,鹿声。——《说文》
簏谓之匮笥。——《通俗文》
筐簏。——《楚辞·愍命》
(2) 又如:簏箱(用竹子等物编成的箱子)
(3) 量词
有篙工拾遗犀一簏,不忍取,白府,以归遗者。——清· 王日卓《今世说》
康熙字典
簏【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竹高篋也。《楚辭·九歎》弃雞駭于筐簏。《註》筐簏,竹器也。《晉書·劉柳傳》劉柳爲僕射,時右丞傅迪廣讀書而不解其義。柳讀《老子》而已,迪每輕柳。柳曰:卿讀書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海篇》簏以盛脂粉。《集韻》簏或作箓。通作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簏【卷五】【竹部】
竹高篋也。从竹鹿聲。箓,簏或从录。盧谷切
说文解字注
(簏)竹高匧也。匧之高者。竹爲之。从竹。鹿聲。盧谷切。三部。
(箓)簏或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