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礲字的解释
礲

拼音 lóng 注音ㄌㄨㄥˊ
部首石部 总笔画22画 结构左右
五笔DUED 统一码7932
笔顺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フ一フ一一一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竖弯钩、横、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óng(ㄌㄨㄥˊ)

⒈  古同“砻”:“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

统一码

礲字UNICODE编码U+7932,10进制: 31026,UTF-32: 00007932,UTF-8: E7 A4 B2。

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礲字讲解

“社”字的语文讲解 “社”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汉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本义与土地、祭祀、社会等概念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社”字的含义、用法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体现。 一、“社”的基本含义 “社”字的本义与土地、祭祀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祭祀以祈求丰收和平安。这种祭祀活动通常以社为单位进行,所以“社”逐渐演变成了表示土地庙或者土地神的含义。 二、“社”的引申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不仅可以表示土地或土地神,还可以用来泛指社会、团体或组织。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社稷”一词,其中“社”指的是土地神,“稷”指的是五谷之神。而“社稷”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体现了“社”字在社会政治层面上的重要地位。 三、“社”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社”字主要用作名词和动词。作为名词时,“社”可以表示土地庙、土地神或者泛指社会、团体等;作为动词时,“社”通常表示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如“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四、“社”在古代文化中的体现 “社”字在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体现。首先,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社”字经常出现在田园诗、山水诗等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的作品中,展现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在古代的风俗习惯中,“社”字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农村地区,人们会在特定的日子举行社祭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平安;在城市中,则会有社火等民间表演,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此外,“社”字还与古代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社”字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之一。通过祭祀土地神,人们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总之,“社”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其含义丰富多样,既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哲学思想。通过学习和了解“社”字的语文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礲


※ 礲的意思、基本解释,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