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柃字的解释
柃

拼音 líng 注音ㄌ一ㄥˊ
部首木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SWYC 五行 统一码67C3
笔顺一丨ノ丶ノ丶丶フ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捺、点、横撇/横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ng(ㄌ一ㄥˊ)

⒈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边缘有钝齿,结球形浆果。枝叶可入药,果实可作染料,亦称“柃木”。

统一码

柃字UNICODE编码U+67C3,10进制: 26563,UTF-32: 000067C3,UTF-8: E6 9F 83。

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最读网柃字讲解

“柅”字的语文讲解 “柅”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支撑或夹持的动作,或者作为某些字的部首出现。 一、基本含义 “柅”字的基本含义是“支撑”或“夹持”。这个字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支撑关系,比如“以柅济河”,意思是用柱子撑住河水,使其不漫过岸边。 二、作为部首 在汉字中,“柅”常常作为部首出现在一些复合词中。例如,“柅桑”(用桑木做的器械,古代常用于捕鱼),“柅臂”(用手臂的力量夹住或支撑东西)。在这些词语中,“柅”起到了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三、出处与用法 “柅”字在古代文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就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能离。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心几烦。子有廷内兮,曰有廷外。孰谓汝多知?予欲予之,恐自遗贼。子有廷内兮,曰有廷外。孰谓汝多知?予欲予之,恐自遗灾。”这里的“柅”虽然并不直接出现,但整首诗描述了一种通过某种支撑或夹持来实现的情感表达。 此外,“柅”字在一些成语和典故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柅格之功”,就是指用棍棒等工具打破、阻挡的动作,比喻做事有魄力、有能力。 四、总结 “柅”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在古汉语中却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支撑关系,还可以作为部首出现在复合词中,为语言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对于学习古汉语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个字是非常有益的。 在现代汉语中,“柅”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仍然能够找到它的踪迹。因此,对于对古汉语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并研究这个字无疑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柃


※ 柃的意思、基本解释,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líng

〈名〉

(1) 木名。柃木 [Japanese eurya;common eurya],一种灌木,嫩枝有棱,无毛或有疏毛,叶肉质,椭圆形至矩形披针形,边缘具钝齿,花白色,果实圆球形,枝叶入药,烧成灰,灰汁可为染媒剂。果为染料。木料作细木工和炭薪用材

柃,柃木也。从木,令声。——《说文》

果之美名,沙棠之实,槠似柃。——《吕氏春秋》

(2) 栏杆的横木 [rail balustrade]

康熙字典

柃【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零。《說文》木也。《玉篇》可染物。《松漠紀聞》有㮦柃癭盂椀之有文理可愛者。

《廣韻》郞郢切《集韻》里郢切,?音領。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柃【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令聲。郎丁切

说文解字注

(柃)木也。上林賦張揖注曰。櫧似柃。按云木也、非其次。當作柃?也三字。葢蒙上釋柃字耳。從木。令聲。郎丁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

  • 柃的词语
  • 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