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镣
拼音
liào
注音ㄌ一ㄠˋ
繁体鐐
部首钅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QDUI 五行金 统一码9563
笔顺ノ一一一フ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撇、捺、点、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部首钅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QDUI 五行金 统一码9563
笔顺ノ一一一フ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撇、捺、点、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镣(鐐)
⒈ 套在脚腕上使不能跑的刑具:脚镣。镣铐。
⒉ 古代称美好的银子。
异体字
- 鐐
汉英互译
fetters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etters
最读网镣字讲解
“镪”字的语文讲解
“镪”是一个汉字,读音为qiǎng或guǎng,有多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形容液体溢出或流淌的样子,或者表示力量、能量的强大。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液体溢出:当“镪”用来形容液体时,常常带有一种动态的意味。例如,“镪水四溅”,形象地描绘了液体四处飞溅的场景。
2. 力量强大:“镪”也可以用来表示力量的强大。比如,“镪力”可以指非常大的力量,“镪勇”则形容人勇敢无畏。
二、词组用法
1. 镪水:指液体,尤其是水。如“镪水四溅”,形容水花四溅的情景。
2. 镪酒:指烈性酒,如“镪酒一壶”,形容一壶酒很烈。
3. 镪力:指很大的力量,常用于形容人的力气很大。如“他镪力一推,那堵墙就倒了”。
4. 镪勇:形容人勇敢无畏,有勇气。如“在这危难时刻,他展现出镪勇的精神”。
三、出处与用法
“镪”字在古代文献中也时有出现。例如,在《汉书·扬雄传》中就有“镪输于江”的记载,这里的“镪”指的是一种液体,可能是指油或其他液体。此外,“镪”字在一些成语和典故中也经常出现,如“镪水难收”、“镪然作云”等,都体现了“镪”字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镪”字时,需要注意其读音和含义的多样性。根据上下文的不同,“镪”字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同时,也要注意与其他汉字的搭配和组合,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镪”是一个充满力量感和动态美的汉字,通过合理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效果。希望大家在学习和使用这个字时,能够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技巧。

※ 镣的意思、基本解释,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镣
鐐
〈名〉
(1) (形声。从金,尞(
)声。本义:成色好的银子)(2) 同本义 [fine silver]
镣,白金也。——《说文》
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尔雅》
大夫镣琫而镣珌。——《诗·瞻彼洛矣》传
(3) 又如:镣金(精美的银子);镣铣(成色好的有光泽的金属)
(4) 有孔炉 [porous stove]。如:镣子(宋代司茶者);镣炉(镣灶。一种用金属制的有孔炉子)
(5) 套在脚腕上使不能快跑的刑具 [fetters]
镣,铁连环之絷足,秆者带以输作,重三斤。——《明史·刑法志》
(6) 又如:镣镰(系带脚镣的铁链);镣钮(镣铐)
康熙字典
鐐【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洛簫切《集韻》《韻會》落簫切,音遼。《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詩·小雅·鞸琫有珌箋》大夫鐐琫而鏐珌。《何晏·景福殿賦》鐐質輪菌。
又《廣韻》有孔爐。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美金。
又《集韻》郞到切,勞去聲。義同。
又《正字通》宋仁宗遊後苑還宮,索漿急。宮曰:大家何不于外宣索而受渴。曰:吾屢顧不見鐐子,恐問之,則所司有得罪者。楊愼曰:鐐子,庖人之別稱。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鐐【卷十四】【金部】
白金也。从金尞聲。洛蕭切
说文解字注
(鐐)白金也。爾雅别之曰其美者。許不别也。毛詩傳曰。大夫鐐琫而鐐珌。从金。尞聲。洛蕭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