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蘝字的解释
蘝

拼音 liǎn 注音ㄌ一ㄢˇ
部首艹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上下
五笔AWGW 统一码861D
笔顺一丨丨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ノ丶ノ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iǎn(ㄌ一ㄢˇ)

⒈  古同“蔹”。

统一码

蘝字UNICODE编码U+861D,10进制: 34333,UTF-32: 0000861D,UTF-8: E8 98 9D。

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蘝字讲解

“菹”字的语文讲解 “菹”是一个形声字,从艹,具声。它的本义是腌制。这个字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性 “菹”可以作为名词、动词使用。 1. 名词:如“菹菜”,指的是经过腌制的蔬菜,如泡菜、酱菜等。 2. 动词:表示用盐等调料腌制,如“菹制”、“腌制”。 二、词语搭配 “菹”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表达不同的意义。 1. 与植物相关: - “菹草”:指可以用来腌制的草本植物。 - “菹实”:指腌制后所得的果实,如酱萝卜等。 2. 与动作相关: - “菹制”:用盐、糖、醋等调料腌制食物。 - “腌制”:用盐、糖、酒等浸透食物并加以晒干的过程。 三、文化意义 “菹”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腌制食物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而“菹”正是这一方法的代表字之一。通过腌制,食物可以长时间保存,同时增添独特的风味。 此外,“菹”字还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如《周礼》中的“醢人”一职,就是负责用盐、米等原料腌制食品的官员。这进一步体现了“菹”字在古代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字形结构 “菹”字由艹(草字头)和具(声旁)组成。这种形声字的构造方式,既保留了原声的表意功能,又通过形旁提供了关于字义的线索。在“菹”字中,艹表示这是一种植物,具则表示声音,整个字读作zī,意为用盐等调料腌制。 总之,“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字。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蘝


※ 蘝的意思、基本解释,蘝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蘝【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正字通》俗蘞字。

交流分享

  • 蘝的词语
  • 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