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蜧字的解释
蜧

拼音 注音ㄌ一ˋ
部首虫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JYND 统一码8727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丶フ一ノ一ノ丶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点、横折、横、撇、横、撇、捺、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能兴云雨的黑色神蛇。

⒉  大虾蟆。

统一码

蜧字UNICODE编码U+8727,10进制: 34599,UTF-32: 00008727,UTF-8: E8 9C A7。

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蜧字讲解

“蜉蝣”字的语文讲解 “蜉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其独特的构造和含义为这个字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蜉蝣”字的构成、读音、意义以及它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一、字形结构 “蜉蝣”由“虫”部和“蝣”部组成。“虫”作为偏旁,通常与昆虫或爬行动物相关;而“蝣”则是一个独立的字,表示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即蜉蝣科的小昆虫。 二、读音 “蜉蝣”的读音为fú yóu。其中,“蜉”的读音为fú,意为一种水生昆虫;“蝣”的读音为yóu,形容时间短暂。 三、字义解析 1. 蜉蝣的本义:指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即蜉蝣科的小昆虫。它们通常在夏季出现,秋季就难以见到,因此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2. 引申义:由于蜉蝣的寿命极短,人们常用“蜉蝣”来比喻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事物。同时,“蜉蝣”也常用于诗歌中,以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四、古诗词中的运用 在古代诗词中,“蜉蝣”字常被用作意象,表达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例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李白《送友人》 在这句诗中,“蜉蝣”被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这里,“蜉蝣”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微不足道,与广阔的天地和沧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五、总结 “蜉蝣”字虽然简单,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蜉蝣这种昆虫的特点和习性,还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重要性。在古诗词中,“蜉蝣”字常被用作意象,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途径。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蜧


※ 蜧的意思、基本解释,蜧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蜧【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郞計切,音麗。《玉篇》神蛇也。《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沈遊。《張景陽詩》黑蜧躍重淵。《註》《淮南子》曰:犧牛騂毛,宜於廟牲。其於致雨,不若黑蜧。高誘曰:黑蜧,蛇也,潛於神泉,能致雲雨。《柳宗元·祈晴文》誅黑蜧,抶隂蜧。

《廣韻》大蝦蟇也。與蜦同。《說文》蜦或作蜧。註見蜦。

交流分享

  • 蜧的词语 组词
  • 蜧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