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诔字的解释
诔

拼音 lěi 注音ㄌㄟˇ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8BD4
笔顺丶フ一一一丨ノ丶
名称点、横折提、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诔(誄)lěi(ㄌㄟˇ)

⒈  古代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贱不诔贵,幼不诔长(zhǎng )。

⒉  这类哀悼死者的文章:做诔。诔文。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讠、耒声

English

eulogize, praise the dead

最读网诔字讲解

“诔”字的语文讲解 “诔”是一个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古代,它常被用于表达哀悼和纪念逝者的深情。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诔”字的含义、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字义解析 “诔”字的基本含义是“哀悼”或“慰问”。它通常用于书面语中,表达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缅怀之情。这个字由“讠”(言字旁)和“离”字组成,“讠”表示与言语有关,“离”则暗示了分离和失去的痛苦。 二、用法与结构 “诔”字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 1. 动词用法:当“诔”作为动词时,它表示“诔文”,即一种用于哀悼逝者的韵文。这种文体通常包含对逝者的赞美、怀念以及对家属的慰藉。 例如,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这样的句子:“穆王崩,命穆后治丧,穆后请命于公曰:‘先君宣公弃群臣,以孤恤其寡,而使寡人侔宗周,以抚四国。’公曰:‘二三子其佐我,我亦得以易之。’……乃诔曰:‘嗟乎!寡人闻之,死生有命,未始有极。今穆后不得嗣,寡人是以求位也。’”这里的“诔”就是指对逝去的宣公进行哀悼的诔文。 2. 名词用法:当“诔”作为名词时,它指的是一种文体,即诔文。诔文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对逝者进行庄重的纪念和哀悼。 三、文化意义 “诔”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死、亲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通过使用诔文,人们能够表达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 此外,“诔”字还与古代的丧葬文化密切相关。在古代社会,丧葬仪式是人们表达哀思和缅怀逝者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诔文则是这些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逝者的精神得以永存。 四、总结 “诔”字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还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死、亲情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通过学习和了解“诔”字及其相关文化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诔


※ 诔的意思、基本解释,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lěi

〈动〉

(形声。从言,耒声。本义: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亦即为谥法所本。仅用于上对下)同本义,即今之致悼辞 [pray for the dead]

诔,谥也。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说文》

六曰诔。——《周礼·大祝》

幼不诔长。——《礼记·曾子问》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墨子·鲁问》

孔丘卒, 公诔之。——《左传》

鲁君的嬖人死, 鲁君为之诔。——《墨子》

词性变化

lěi

〈名〉

(1) 哀悼死者的文章 [writings eulogizing a dead]

遗之日读诔。——《周礼·大史》

(2) 又如:诔文(悼词。亦简称“诔”);诔赞(列叙死者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的文辞)

康熙字典

誄【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音壘。《說文》諡也。《釋名》累也。累列其事而稱之也。《廣韻》壘也。壘述前人之功德也。《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疎、遠近,六曰誄。《註》謂積累生時德行以錫之命,主爲其辭也。《左傳·哀十六年》孔丘卒,公誄之。子贛曰: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禮·檀弓》魯莊公及宋人戰于乗丘,馬驚,敗績,縣賁父卜國死之。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惟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非禮也。《註》累舉其平生實行爲誄,而定其諡,以稱之也。

禱祀用誄。《論語》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疏》累功德以求福。《註》誄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辭也。《說文》引作讄。《說文》本作䛶。《舉要》載《嚴發?》作䚽,非。䚽字原从彡从乚出頭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誄【卷三】【言部】

諡也。从言耒聲。力軌切

说文解字注

(誄)謚也。當云所以爲謚也。曾子問注曰。誄、絫也。絫列生時行迹。讀之以作謚。从言。耒聲。力軌切。十五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