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藞
拼音
lǎ
注音ㄌㄚˇ
部首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上下
五笔ADDD 统一码85DE
笔顺一丨丨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
名称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部首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上下
五笔ADDD 统一码85DE
笔顺一丨丨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
名称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藞
⒈ 〔藞䕢〕a.不中貌;b.粗率,不检点。
统一码
藞字UNICODE编码U+85DE,10进制: 34270,UTF-32: 000085DE,UTF-8: E8 97 9E。
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藞字讲解
“蠡”字的语文讲解
“蠡”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汉字,在古汉语中有着多重意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含义
“蠡”字的基本含义是“贝壳”,通常指的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小型软体动物——蚌或贝壳。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作为货币使用,因此“蠡”也引申出了“钱”的意思。例如,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就有“于是赵王鼓瑟而谢曰:‘百金,重币也;白璧,好货也;爱裘,服以朝朝,著之堂上。’赵王使使者谢平原君曰:‘千金,重币也;白璧,好货也;爱裘,服以朝朝,著之堂上。’遂令冯亭代领诸侯之兵,而赵国以私险反覆,恐秦之伐赵也,悉起兵伐齐。”这里的“千金”即指“百金”,是当时的一种货币单位。
二、引申含义
除了表示“贝壳”和“钱”之外,“蠡”字还有其他一些引申含义。它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贪图财物,如“蠡吏”。在古代,官员上任时往往会带上一些贝壳作为象征,表示他们廉洁奉公、清正廉洁的决心。此外,“蠡”也可以用来泛指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准则,如“蠡斯之行,可以还于质矣”中的“蠡斯”即指这种道德观念。
三、用法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蠡”字的用法已经相对有限,但仍有一些常见的搭配和句子结构。例如,“蠡县”(古代的一个县名)、“蠡湖”(湖泊名)等。同时,“蠡”字也常出现在一些成语和典故中,如“范蠡退隐”、“蠡河之会”等,这些成语和典故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蠡”字丰富内涵的机会。
四、文化意义
“蠡”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廉洁、诚信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和了解“蠡”字的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蠡”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对其基本含义、引申含义、用法示例以及文化意义的探讨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思考空间。

※ 藞的意思、基本解释,藞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藞【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集韻》呂下切,音砢。《玉篇》藞䕢,不中貌。
又《類篇》藞苴,泥不熟貌。《正字通》䖃字之譌。○按《集韻》《玉篇》諸書,藞與䖃文義各別,唯《唐韻》藞䕢之藞,文从三若,而仍引《玉篇》藞字訓註,是借䖃爲藞,非䖃卽藞也。《正字通》論非,今從《字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