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楏字的解释
楏

拼音 kuí 注音ㄎㄨㄟˊ
部首木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五笔SDFF 统一码694F
笔顺一丨ノ丶一ノ丶一丨一一丨一
名称横、竖、撇、点、横、撇、捺、横、竖、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í(ㄎㄨㄟˊ)

⒈  锄柄。

统一码

楏字UNICODE编码U+694F,10进制: 26959,UTF-32: 0000694F,UTF-8: E6 A5 8F。

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楏字讲解

“橦”字的语文讲解 “橦”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丰富,读音为tóng。在古文中,“橦”有多种解释,它主要与树木、房屋以及古代的测量工具有关。 首先,从字面上看,“橦”由“木”和“童”两个部分组成。“木”表示这是一种树木,而“童”在这里有“人”的意思,但并非指真正的人,而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用法,表示“无性别、非正式的人”,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家伙”、“东西”等词。因此,“橦”可以理解为“木制的、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人形物”。 在古代文献中,“橦”常被用来指代高大的树木。比如,《说文解字》中解释:“橦,高木也。”这里的“橦”就是指高大的树木,常用于建筑、制作家具等。 此外,“橦”在古代还是一种测量工具,类似于现代的“步尺”。它由两根平行的木条组成,可以用来测量高度或距离。这种测量工具在古代建筑、水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含义外,“橦”在古文中还偶尔出现,但都较为生僻。例如,《汉书·贾山传》中就有“橦橦者,附木于墙也”的描述,这里的“橦橦”指的是高大的树木,但在这里是用来比喻宫殿的墙壁。 总的来说,“橦”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窗口。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我们应该注意理解和掌握每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楏


※ 楏的意思、基本解释,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楏【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苦圭切,音奎。橿也。卽鋤柄。

《集韻》傾畦切,音暌。義同。

交流分享

  • 楏的词语
  • 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