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狜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狜
⒈ 〔狜猔(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为吐蕃的一个部落,后进入云南。统一码
狜字UNICODE编码U+72DC,10进制: 29404,UTF-32: 000072DC,UTF-8: E7 8B 9C。
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狜字讲解
“猞猁”这个字的语文解释
“猞猁”是一个相对少用的汉字,但在古代文学和动物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属于猫科动物,学名为“Leptailurus serval”,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中型猫科动物。
从字形上来看,“猞猁”由“犭”(犬旁)和“舍利”两部分组成。“犭”通常表示与狗或犬科动物有关的意义,而“舍利”在这里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标记或特征。因此,“猞猁”的字形结构暗示了它可能与犬科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语文角度,“猞猁”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理解:“猞”和“猁”。
1. “猞”:这个音节的本义与“舍”相近,可以表示一种猛兽。在古文中,“猞”常用来形容凶猛、狡猾的野兽,如“猞猁之徒”(指凶猛的野兽)。
2. “猁”:这个音节则直接指代猫科动物中的一类,即“猞猁”。在古文中,“猁”常被用来泛指各种猫科动物,如“猫猞猁”(指猫科动物中的某一类)。
此外,“猞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常常被用来形容凶猛、狡猾、冷酷无情的性格,如《楚辞·离骚》中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诗句,其中“骐骥”指代良马,而“猞猁”则用来比喻那些凶猛、狡猾的敌人。
同时,“猞猁”也是许多古代传说和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例如,在《山海经》等古代地理志中,就有关于“猞猁”的记载,描述了它的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
总之,“猞猁”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却非常丰富。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中的相关内容。

※ 狜的意思、基本解释,狜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
- 狜的词语
- 狜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