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埪
⒈ 龛,供奉佛像或神像的小阁子。
统一码
埪字UNICODE编码U+57EA,10进制: 22506,UTF-32: 000057EA,UTF-8: E5 9F AA。
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埪字讲解
“圪”字的语文讲解
“圪”是一个汉字,它有着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本次讲解中,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个字的读音、含义以及它在句子中的运用。
一、读音与字形结构
“圪”字的普通话读音为gē,属于第三声。它的字形结构比较特殊,由“土”和“各”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土”作为偏旁部首,通常与地面、土地等意义相关;而“各”则在这里起到了提示字义的作用。
二、字义解析
“圪”的本义是指地面上的小块突起,类似于土丘或土堆。例如,在形容地面的高低不平时,我们可以说:“这边地势圪蹴,那边却是一马平川。”此外,“圪”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形状不规则、不平整的东西,如“这棵树的枝干圪皱巴巴的,很不美观。”
三、词语中的运用
在汉语中,“圪”字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或成语中,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圪垯”(gē da)是方言词汇,意为“疙瘩”,常用来形容皮肤上的小硬结或肿块。又如,“圪崂”(gē lao),这个词在晋语中常用,意指“土山”,形容山势险峻、土质疏松。
四、语境中的理解
在实际语境中,“圪”字的使用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理解。比如,在描述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时,我们可以说:“这里是一片圪旮旯,连一棵草都没有。”这里的“圪旮旯”既形象地描绘了地的贫瘠,又带有一种偏僻、冷清的意味。
五、文化内涵
“圪”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通过这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活的执着。
总之,“圪”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它以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和学习。希望本次讲解能为大家在学习“圪”字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 埪的意思、基本解释,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埪【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龕謂之埪。
交流分享
- 埪的词语
- 埪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