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箜
拼音
kōng
注音ㄎㄨㄥ
部首竹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上下
五笔TPWA 五行木 统一码7B9C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丶フノ丶一丨一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竖、横
部首竹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上下
五笔TPWA 五行木 统一码7B9C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丶フノ丶一丨一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箜
⒈ 〔箜篌〕古代弦乐器,像瑟而比较小,弦数从五根至二十五根不等。
异体字
English
ancient string music instrument
最读网箜字讲解
“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的语文讲解
“栩栩如生”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这个成语源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广譬》,原文是:“栩栩如生,如复见于其形。”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成语的语文含义及其用法。
一、成语释义
“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动物充满生机,栩栩如生地活动着的样子;“如生”则表示如同活着一样。整个成语用来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真实感。
二、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广譬》。原文描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盖由先识博物,故能如此。故越蠡、白圭,非有异于物也,所造之术,亦不异也。是以一人之用心,在乎文义言之,能使愚者聪明,贫者富贵,离本依末,乃至于此。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意肢体,事之主也。人之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意肢体,事之主也。人之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意肢体,事之主也。人之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意肢体,事之主也。”
三、成语用法
“栩栩如生”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形容艺术作品或事物的生动逼真。例如:
1. 这幅画作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2. 小明的表演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入木三分等。
反义词:干枯乏味、平淡无奇、无动于衷等。
五、相关故事
相传晋代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在屋子里直接画人,然后把画像挂在墙上,待他离开后,有人问他在做什么,顾恺之回答:“我正在画人,他们就像活的一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栩栩如生”的含义,即艺术作品要达到让人仿佛看到真实人物的程度,需要艺术家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
总之,“栩栩如生”是一个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成语,常用于形容艺术作品或事物的生动程度。掌握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 箜的意思、基本解释,箜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箜
康熙字典
箜【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空。箜篌,樂器。《史記·武帝紀》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箜篌瑟,自此起。《釋名》箜篌,師延所作。靡靡之樂,空國之侯所存也。《風俗通》箜篌,一曰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事物紀原》箜篌,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三絃,抱於懷中,兩手齊奏之,謂之擘。《樂府·解題》漢武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工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應節也。坎或作贛。侯,工人之姓。因名坎侯,後譌爲箜篌。
又《篇海》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