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炣字的解释
炣

拼音 注音ㄎㄜˇ
部首火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OSKG 统一码70A3
笔顺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丨
名称点、撇、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ě(ㄎㄜˇ)

⒈  火。

统一码

炣字UNICODE编码U+70A3,10进制: 28835,UTF-32: 000070A3,UTF-8: E7 82 A3。

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炣字讲解

“灸”字的语文讲解 “灸”是一个形声字,从“火”,“久”声。本义是指用燃烧着的艾绒等烧灼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在古代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灸,即灸治,是中医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绒等物质,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治病的效果。 2. 引申义:除了本义外,“灸”还可以引申为“灼”或“烧”,表示用火或其他热源灼烧物体。 二、字的结构 “灸”字由“火”和“久”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火”是形旁,表明这个字与火有关;“久”是声旁,表示字的读音与“久”相近。这种结构体现了形声字的构词规律,即通过形旁指示字义范畴,通过声旁指示字音。 三、成语中的“灸” 在汉语中,“灸”字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如“灸手可热”、“灸肉生疮”等。这些成语中的“灸”虽然保留了其本义,但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灸手可热”中的“灸”被用来形容气焰权势之盛,使人感到炙手可热;而“灸肉生疮”则用来比喻经常给人刺激,使人感到难受。 四、文化背景 灸法在古代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巫术和针灸学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古代,灸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头痛、消化不良等。随着医学的发展,灸法逐渐被现代医学所取代,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五、总结 “灸”字是一个形声字,其本义是指用燃烧着的艾绒等烧灼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个字不仅体现了古代医学的独特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掌握“灸”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

炣


※ 炣的意思、基本解释,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炣【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玉篇》口我切《集韻》枯我切,?音可。《集韻》火也。

交流分享

  • 炣的词语
  • 炣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