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犒字的解释
犒

拼音 kào 注音ㄎㄠˋ
部首牜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7292
笔顺ノ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名称撇、横、竖、提、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ào(ㄎㄠˋ)

⒈  用酒食或财物慰劳:犒劳。犒赏。犒师。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reward with food and drink

造字法

形声:从牛、高声

English

entertain victorious soldiers

最读网犒字讲解

“犒”字的语文讲解 “犒”是一个汉字,读音为kǎo。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以酒食等慰劳将士或供给他人消费。下面是对“犒”字的详细语文讲解: 一、字义解释 1. 慰劳:这是“犒”字最常见的意思。在古代战争中,战胜的一方常常会用酒食等物资来慰劳有功之臣和士兵,以示嘉奖和鼓励。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犒从者,使张骼、深致饔饩焉”的记载,意思是犒劳随军出征的将士,供给他们酒食。 2. 供给:除了慰劳之外,“犒”也可以表示供给或提供。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会犒赏自己或家人,以激励他们努力耕作。 二、词性分析 “犒”是一个动词,表示一种行为或动作。 三、用法示例 1. 作为动词: - 他为了激励士兵,决定给他们一顿丰盛的晚餐进行犒劳。 - 这次胜利后,将军决定给有功之臣们颁发奖金进行犒劳。 2. 作为名词: - 在古代,犒劳通常是以酒食等实物形式进行的,这种场合被称为“犒宴”。 四、结构分析 “犒”字由“犒”和“贝”两个部分组成。“犒”是形旁,表示与慰劳、供给有关;“贝”是声旁,提示字的读音。在古代汉字中,形旁常用来指示字的意义范畴,而声旁则帮助确定字的读音。 五、文化背景 “犒”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制度和礼仪文化。在古代,战争频繁,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慰劳将士、鼓舞士气成为统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犒劳,不仅可以表达对将士的感激之情,还能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犒”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制度和礼仪文化,还展示了汉字构造的独特魅力。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犒”字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背景。

犒


※ 犒的意思、基本解释,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kào

〈动〉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reward with gifts or money, food, drink etc.]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康熙字典

犒【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玉篇》餉軍。《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註》勞齊師。《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註》犒師之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槀【卷六】【木部】

木枯也。从木高聲。苦浩切

说文解字注

(槀)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