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诹字的解释
诹

拼音 zōu 注音ㄗㄡ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YBCY 五行 统一码8BF9
笔顺丶フ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名称点、横折提、横、竖、竖、横、横、提、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诹(諏)zōu(ㄗㄡ)

⒈  在一起商量事情,询问:诹吉(商订好日子)。咨诹。诹访。

异体字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讠、取声

English

consult, confer; select, choose

最读网诹字讲解

《说“诹”》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诹”是一个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字。 一、读音与字形 “诹”的读音为zōu。从字形上看,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言字旁“讠”,这表明这个字与言语、说话有着密切的关系;右边是“取”字,这一组合仿佛暗示着在言语交流中有某种获取或者择取的内涵。 二、字义的探究 1. 本义:商讨、研究。 在古代文献中,“诹”常常表示聚集众人来商议事情。例如在一些史书中记载谋士们为君主出谋划策的场景时,就可能用到“诹”字。如“诹善道”,就是择取好的建议、方法的意思。这体现了古人在处理事务时,重视众人智慧的凝聚,通过商讨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 引申义:选择。 由于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思考、权衡利弊,这与商讨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所以“诹”有了选择的含义。比如在选择良辰吉日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像黄历上的宜忌、节气等,这个精心挑选的过程就可以说是“诹日”。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体现 在封建王朝的政治体系里,“诹”有着重要的意义。朝廷的重要决策往往不是君主一人独断,而是通过大臣们的集体商议,也就是“诹谋”。例如在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军事战略或者大型工程建设规划时,君臣之间会进行反复的讨论和权衡,这就是“诹”字所代表的商讨过程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 2. 在民俗文化中的体现 在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也能看到“诹”字的影子。像婚丧嫁娶等大事,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日期、地点等。以婚礼为例,要选择良辰美景,既要符合新人的生辰八字,又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这个精心选择的过程就蕴含着“诹”的文化内涵。 四、现代意义与应用 虽然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决策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诹”字所代表的商讨和选择的意义依然存在。在企业的项目策划中,团队成员需要共同商讨项目的方案,这就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诹”;在个人面临重要抉择时,如选择职业方向、大学专业等,也需要权衡各种因素进行选择,这也是“诹”的体现。 总之,“诹”这个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诹


※ 诹的意思、基本解释,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ōu

〈动〉

(1) (形声。从言,取声。本义:咨询;询问)

(2) 同本义(征求关于祭祀、征伐或行政管理方面的意见) [seek advice from;consult with]

诹,聚谋也。——《说文》

诹,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小雅·皇皇者华》

咨事为诹。——《左传·襄公四年》

咨才为诹。——《国语·鲁语》

以咨诹善道。——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诹访(咨询);诹咨(询问);诹询(咨询)

(4) 挑选 [pick]

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仪礼》

(5) 又如:诹日(诹吉。选择吉日)

(6) 商议 [discuss;exchange views on]

预柬凡十有八人,德棻为先进,故类例多所诹定。——《新唐书》

(7) 又如:诹治(商议治理);诹度(商议斟酌);诹谋(谋议;商议)

康熙字典

諏【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于切《集韻》《韻會》遵須切,?音㖩。《說文》聚謀也。《爾雅·釋詁》謀也。《玉篇》問政事也。《詩·小雅》周爰咨諏。《左傳·襄四年》咨事爲諏。《儀禮·特牲饋食禮》不諏日。

星名。《禮·月令·鄭註》孟春者,日月會于諏訾,而斗建寅之辰也。諏本又作娵。

《集韻》《韻會》《正韻》?將侯切,音陬。

《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類篇》或作?。《說文長箋》亦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諏【卷三】【言部】

聚謀也。从言取聲。子于切

说文解字注

(諏)聚謀也。左傳。咨事爲諏。魯語作咨才。韋曰。才當爲事。按釋詁。諏、謀也。許於取聲别之曰聚謀。儀禮今文假詛爲諏。大玄作?从言。取聲。子于切。古音在四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