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岠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岠
⒈ 古通“距”。
统一码
岠字UNICODE编码U+5CA0,10进制: 23712,UTF-32: 00005CA0,UTF-8: E5 B2 A0。
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岠字讲解
“岠”字的语文讲解
“岠”是一个相对少见的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十分普遍。但在古代文献和地理环境中,它曾作为一种地貌的描述词汇出现。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字的含义、读音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字义解析
“岠”字的基本意义是“山脊”。在古文中,“岠”常被用来形容山的高大险峻,如“岠峙”(山峰高耸的样子),“岠峦”(山峰)等。此外,“岠”也可以泛指高而险峻的山。
二、读音与字形
“岠”的读音为jīng,是一个形声字。从山,青声;“青”本义是指深绿色或浅蓝色,在这里引申为山的颜色。因此,“岠”字从字形上就给人一种高大、苍翠的感觉。
三、文化背景与用法
在古代文献中,“岠”字常出现在描写山川地理的诗文中。如《尚书·禹贡》中有“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是山之岠也”的记载,这里的“岠”即指某座高峻的山峰。
此外,“岠”字在古代地名中也时有出现,如“岠山”(位于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等地名,多因山势高峻而得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与“岠”意思相近的词有“峰”、“岭”、“峦”等,都表示山的高大险峻之处。而与“岠”意思相反的词则有“平”、“坦”等,表示地势平坦、低洼之地。
五、总结
“岠”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地理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文化和地理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在现代汉语中,“岠”字虽然不常用,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 岠的意思、基本解释,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岠【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韻會》臼許切,音巨。《玉篇》大山也。
又《韻會》至也。《前漢·食貨志》銀龜二品,元龜岠冉,長尺二寸。《孟康曰》冉,龜甲。岠,至也。
又《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註》岠,去也。《正字通》岠,應从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