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筥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筥
⒈ 盛物的圆形竹筐:“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⒉ 箱。
⒊ 量词,禾四把。
⒋ 姓。
异体字
- 籧
English
round-shaped bamboo basket for
最读网筥字讲解
“纟”字的语文讲解
在汉字中,“纟”是一个常见的偏旁部首,通常与丝线、绳索等有关。它不仅表示与丝线相关的意义,还在很多字中作为组成部分,起到了构字的作用。
一、“纟”的基本含义
“纟”通常与丝线、绳索等柔软、细长的事物相关联。在古代,人们常用丝线来缝制衣物,因此“纟”也引申出了“丝”的意思。例如,在汉字“红”中,“纟”与“工”结合,表示一种鲜艳的红色。
二、“纟”在字中的运用
1. 丝线相关字:很多与丝线、绳索有关的字都包含了“纟”这个偏旁。如“缠”、“绕”、“纺”等字,这些字都表达了用丝线缠绕或围绕的意思。
2. 编织与钩编:与编织、钩编等动作相关的字也常常包含“纟”。如“编”、“织”、“缕”等字,这些字描述了用丝线编织或钩编成各种物品的过程。
3. 其他含义:除了与丝线相关的意义外,“纟”在一些字中也表示其他细微的含义。如“纫”字中的“纟”表示用丝线缝补衣物。
三、“纟”的笔画与结构
“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由“纟”和“糸”两部分组成。其笔画顺序为:撇、点、横折钩、撇、撇、撇、捺。这种结构使得“纟”在书写时具有一定的流畅性和美观性。
四、“纟”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偏旁部首,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古代,丝线是重要的生活用品,代表着勤劳和智慧;而编织、钩编等手工艺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此外,“纟”还与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有关。如春节时,人们会用丝线编织各种吉祥图案,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五、总结
“纟”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偏旁部首,不仅与丝线、绳索等物体密切相关,还在很多字中起到了构字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纟”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筥的意思、基本解释,筥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筥
〈名〉
(1) 圆筲箕 [round rice-washing bamboo basket]
筥,筲也。从竹,吕声。——《说文》
筥,饭器,受五升。秦谓莒也。——《字林》
维筐及筥。——《诗·召南·采蘋》。传:“方曰筐,圆曰筥。”
具扑曲筥筐。——《淮南子·时则》
(2) 又如:筐筥(方筐圆筲箕)
(3) 箱 [box]
筥,箱也。亦盛杯器笼曰筥。——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词性变化
◎ 筥
〈量〉
禾四把 [four bundles of seedlings]
把谓之秉,秉四曰筥。——《小尔雅》
四秉曰筥。——《仪礼·聘礼》
康熙字典
筥【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音舉。盛米器也。《詩·召南》維筐及筥。《周禮·地官》賔客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禾。《三禮圖》筥,圓,受五升。《詩·傳》方曰筐,圓曰筥。
又刈稻聚把,亦名爲筥。《儀禮·聘禮》四秉曰筥,四筥曰稯。《註》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也,若今萊陽之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又《集前》兩舉切,音呂。飯器。《說文》䈰也。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筥【卷五】【竹部】
䈰也。从竹呂聲。居許切
说文解字注
(筥)䈰也。䈰當作䈾。方言。、南楚謂之筲。趙魏之郊謂之
。禮經鄭注云。笲形葢如今之筥、
籚。按
籚卽
也。从竹。吕聲。居許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