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鄫
拼音
zēng
注音ㄗㄥ
部首阝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ULJB 统一码912B
笔顺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フ丨
名称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部首阝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ULJB 统一码912B
笔顺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フ丨
名称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鄫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
⒉ 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
⒊ 姓。
English
state in today's Shandong province
最读网鄫字讲解
“郫”字的语文解释
“郫”是一个汉字,读音为pí。它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1. 地名相关:
“郫”通常与地名相关联。在四川省,有一个名为“郫县”的地方,现在已经升级为“郫都区”。这个字在地理上常常用来指代这个特定的地区。
2. 姓氏:
“郫”也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传承。拥有“郫”姓的人可能源自于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传统。
从字形结构来看,“郫”字由“阝”(右耳旁)和“卑”组成。“阝”通常表示与地域、方位有关的意思,而“卑”则有低、谦逊的含义。结合起来,“郫”字可以理解为这片土地是低洼之地,或者象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
此外,“郫”字在古文中还有一些引申义。例如,它可以用来形容水名,即“郫水”,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在文学作品中,“郫”字也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
总之,“郫”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地理意义却非常丰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这个字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 鄫的意思、基本解释,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鄫【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疾陵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陵切,音繒。《說文》姒姓國,在東海。《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註》鄫國,今琅邪鄫縣。
又鄭地。《春秋·襄元年》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註》鄫,鄭地。在留襄邑縣東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鄫【卷六】【邑部】
姒姓國。在東海。从邑曾聲。疾陵切
说文解字注
(鄫)姒姓國。按許書無姒字。漢碑姒作似。左傳。衞成公命祀夏后相。甯武子不可。曰杞鄫何事。國語韋注曰。杞繒二國姒姓。夏禹之後。在東海。前志曰。東海郡、繒故國。禹後。後志曰。琅邪國繒、故屬東海。今山東兖州府繹縣東八十里有故鄫城。按國名之字、左傳作鄫。國語作繒。公羊作鄫。榖梁作繒。左釋文於鄫首見處云亦作繒。據許則國名從邑也。漢縣名從糸。从邑。曾聲。疾陵切。六部。
交流分享
- 鄫的词语
- 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