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驹字的解释
驹

拼音 注音ㄐㄨ 繁体
部首马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9A79
笔顺フフ一ノフ丨フ一
名称横折、竖折折钩、提、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驹(駒)jū(ㄐㄨ)

⒈  少壮的骏马,有时用以喻少年英俊的人:千里驹(a.千里马;b.喻年轻有力的人)。白驹过隙;驹隙;驹阴;驹光(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缝隙前一掠而过)。

⒉  小马,又指小驴、小骡:马驹子。驴驹子。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oal

造字法

形声:从马、句声

English

colt; fleet, swift; sun; surname

最读网驹字讲解

“驹”字的语文讲解 “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字的构造、含义以及它在句子中的运用。 一、字的构造 “驹”字由“马”和“句”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马”作为偏旁,表明这个字与马有关;而“句”则作为声旁,帮助我们正确读出这个字的音。在古汉语中,“驹”常用来指代幼马或泛指马。 二、字义解析 1. 幼马:这是“驹”字最直接的含义。在古代社会,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劳动力,因此幼马备受重视。人们常以“驹隙”来形容时间短暂,也用来比喻年轻时期。 2. 泛指马:除了指幼马之外,“驹”还可以泛指各种马匹,包括成年的马和马驹。这种用法体现了汉字的灵活性和多义性。 3. 才华横溢的少年:在文学作品中,“驹”有时也被用来比喻才华横溢的少年。这种用法蕴含了对年轻一代的赞美和期望。 三、句子中的运用 “驹”字在句子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也可以构成成语或句子表达特定的意思。 1. 修饰名词:例如,“千里驹”用来形容骏马,表示马儿跑得极快;“龙驹”则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2. 构成成语:如“驹隙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驹阴似箭”则用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3. 句子表达:例如,“他年少时就像一匹骏马,意气风发。”这句话用“驹”来比喻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和才华横溢。 四、文化内涵 “驹”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代表了马这一动物,更承载了人们对青春、活力和才华的赞美与追求。同时,“驹”字也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如驹过隙,稍纵即逝。 总之,“驹”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驹


※ 驹的意思、基本解释,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

(2) 同本义 [colt;foal]

驹,马二岁曰驹。——《说文》

老马反为驹。——《诗·角弓》

执驹。——《周礼·校人》

武帝谓之千里驹。——《汉书·刘德传》。注:“年齿幼少,故谓之驹。”

夫马之为草驹之时。——《淮南子·脩务》

(3) 又如:驹儿隙(白驹过隙。比喻人生的短促);驹阴(比喻易逝的光阴);驹隙(比喻光阴容易消逝)

(4) 泛指少壮的马 [fine horse]

言秣其驹。——《诗·汉广》。传:“五尺以上曰驹。”

乘我乘驹。——《诗·株林》。笺:“六尺以下曰驹。”

执腾驹。——《淮南子·时则》。注:“八尺以下曰驹。”

我马维驹。——《诗·皇皇者华》

(5) 又如:驹龙(俊马);驹騋(少壮、高大的马);驹谷(散放在山谷中的马)。

康熙字典

駒【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說文》馬二歲曰駒。《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爾雅·釋獸》伭駒,褭驂。《註》伭駒,小馬,別名褭驂。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馬名。《周禮·夏官·廋人》攻駒。《註》攻駒,騬其蹄齧者。

《校人》月令《註》執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

《禮·月令》仲夏,游牝別羣,則縶騰駒。《註》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羣,拘繫騰躍之駒,防踶齧。

驪駒,歌名。《前漢·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註》服虔曰:逸《詩》篇名,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

元駒,魚名。《崔豹·古今注》兗州人呼赤鯉爲元駒。

蟻別名。

株駒,枯樹本也。《列子·天瑞篇》若橜株駒。

姓,周駒伯,漢駒幾,見《萬姓統譜》。

《集韻》俱遇切,音句。義同。《詩·小雅》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集傳駒,叶去聲。

《集韻》駒驪,國名。

叶居侯切,音鉤。《易林》川深難游,水爲我憂。多虛少實,命鹿爲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駒【卷十】【馬部】

馬二歲曰駒,三歲曰駣。从馬句聲。舉朱切

说文解字注

(駒)馬二歲曰駒。三歲曰駣。周禮廋人。教駣攻駒。鄭司農云。馬三歲曰駣。二歲曰駒。月令曰。犠牲駒犢。舉書其數。犢爲牛子。則駒、馬子也。小雅。老馬反爲駒。言已老矣而孩童慢之也。按詩駒四見。而漢廣、株林、皇皇者華於義皆當作驕。乃與毛傳、說文合。不當作駒。依韵讀之則又當作駒。乃入韵。不當作驕。深思其故。葢角弓用字之本義。南有喬木、株林、皇皇者華則皆讀者求其韵不得。改驕爲駒也。駒未可駕車。故三詩斷非用駒本義。駣字旣見周禮。何以連類言之、不錄此篆也。曰疑周禮故書本作兆。或借羊部䍮爲之。許解中駣字葢非許君原文。後人依周禮改之耳。不當如玉篇擅增也。从馬。句聲。舉朱切。古音在四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