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糭字的解释
糭

拼音 zòng 注音ㄗㄨㄥˋ
部首米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CED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ノ丶丶丶丶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撇、点、点、点、点、点、竖折/竖弯、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òng(ㄗㄨㄥˋ)

⒈  古同“粽”。

异体字

English

rice dumpling

最读网糭字讲解

《说“糭”》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字——“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粽子”的“粽”的繁体字。 一、字形结构 “糭”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米”字旁,这很直观地表明了其与粮食相关的属性。因为粽子主要是用糯米等米类食材制作而成。“米”字旁的字在汉字中往往和粮食作物或者与米有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粮”“粉”“粒”等。 右边部分是“宗”。从会意的角度来看,“宗”有聚集、汇聚的含义。这可以理解为将各种食材汇聚到一起,用米包裹起来,形成粽子这种食物。同时,“宗”字也带有一种家族传承、根源性的意味。粽子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食物,还与家族传统、祭祀祖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端午节,人们包粽子、吃粽子,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就如同家族传承一般源远流长。 二、字义内涵 1. 食物本义 当我们提到“糭”,首先想到的就是粽子这种美味的食物。粽子的形状多为三角形或者四角形,用粽叶(如竹叶、苇叶等)包裹糯米,中间还可以加入红枣、豆沙、猪肉等各种馅料。不同地区的粽子在口味和制作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北方,多为甜粽,以糯米加红枣、蜜饯等为常见馅料;而在南方,咸粽占据主导地位,像广东的肉粽,糯米、绿豆、五花肉等层层相叠,口感丰富,香气四溢。 2. 文化象征意义 “糭”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江中,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包粽子的习俗。从这个角度看,“糭”成为了缅怀先人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重与纪念。此外,端午节还有驱邪防疫等文化意义,粽子也成为这个特殊节日氛围的重要营造者。在一些地方,还有将粽子投入江河或者挂在门口等习俗,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字的读音 “糭”的读音为zòng,与“粽”字相同。这个读音在汉语中有其独特的韵律感,在一些诗词或者传统歌谣中,当读到这个字时,能够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例如在一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中,“糭叶飘香”之类的表述,通过这个字的读音,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总之,“糭”这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示食物的汉字,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美食文化的大门。通过对这个字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糭


※ 糭的意思、基本解释,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粽【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角黍也。同糉。

草名。《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隂陽包裹,浴女蘭湯,飮菖蒲雄黃醴,以辟不祥。

交流分享

  • 糭的词语 组词
  • 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