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鐎
拼音
jiāo
注音ㄐ一ㄠ
部首釒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五笔QWYO 统一码940E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部首釒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五笔QWYO 统一码940E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鐎
⒈ 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秋入铜鐎。”
⒉ 温酒器。
异体字
- 焦
最读网鐎字讲解
“铭”字的语文讲解
“铭”是一个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在古代,它是一种重要的礼器,用于祭祀、纪念等场合,寓意着铭记、铭记在心的意思。
从字形上来看,“铭”字由“钲”和“名”两部分组成。“钲”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形状像锣,用于宗教仪式或庆典活动。“名”则表示名称、名声。因此,“铭”字的本义可以理解为一种刻有文字的钲,用于记载重要的事情或誓言。
在文学作品中,“铭”字也常被用作比喻,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刻记忆和缅怀。比如,我们可以说“铭心刻骨”,用来形容对某些经历或情感的印象极为深刻,难以忘怀。
此外,“铭”字还常常与“刻石”联系在一起,如“刻铭于石”,意思是在石头上刻下文字或誓言,以示永久。这种用法体现了“铭”字所蕴含的永恒性和纪念意义。
在历史长河中,“铭”字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许多帝王将相的墓碑上,都刻有“铭”字,以彰显其功绩和荣耀。同时,“铭”字也出现在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如《左传》中的“铭心刻骨”等成语,更是将“铭”字的含义推向了极致。
总之,“铭”字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的汉字。它不仅代表着铭记、永恒的记忆,还象征着对重要事物和人物的尊重和缅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铭”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 鐎的意思、基本解释,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鐎【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卽削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音焦。《說文》鐎,斗也。《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周禮·天官·鬱人註》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史記·李將軍傳·刁斗註》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
又《博古圖》漢熊足鐎斗,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徑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兩,有流,有柄,三足,流蓋與柄多爲物象,足飾以熊。龍首鐎斗,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首飾以龍,皆銅爲之。趙襄子使㕑人操斗,以食大工。古者行食以斗,而此有柄與流,知其爲盛羹湇之具也。《正字通》據此說,與周禮註煑鐎小別。然以形制推之,鐎斗與軍中鐎斗,名同實異。說文鐎汎訓鐎斗。徐氏誤引史記,鐎器受二升,晝炊夜擊,以實之。六書故、正韻、韻會鐎字註,與刁斗合爲一,皆非也。《集韻》通作焦。
又《廣韻》昨焦切《集韻》慈焦切,音樵。溫器。形如銚。
又《五音集韻》卽由切,音遒。釜屬。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鐎【卷十四】【金部】
鐎斗也。从金焦聲。即消切
说文解字注
(鐎)鐎斗也。卽刀斗也。孟康曰。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刀斗。荀悅曰。刀斗小鈴。如宫中傳夜鈴也。蘇林曰。形如鋗。以銅作之。無緣。受一斗。故云刀斗。鐎卽鈴也。廣韵。温器。三足而有柄。从金。焦聲。卽消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