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蕉字的解释
蕉

拼音 jiāo 注音ㄐ一ㄠ
部首艹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上下
五笔AWYO 五行 统一码8549
笔顺一丨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横、竖、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o(ㄐ一ㄠ)

⒈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香蕉。美人蕉。

⒉  生麻,未沤治的麻。

⒊  〔芭蕉〕见“芭”。

⒋  古同“焦”,枯焦。

造字法

形声:从艹、焦声

English

banana; plantain

最读网蕉字讲解

“绿蕉”一词的语文解释 在古典文学与诗词中,汉字的组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意象。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字是“蕉”,与“绿”相结合,形成了“绿蕉”这一富有诗意的词语。 首先,我们来看“蕉”字。在古汉语中,“蕉”主要指的是芭蕉树,它是一种热带植物,其叶子大而宽,绿意盎然,给人以清凉之感。在古代,芭蕉叶常被用作书写材料,因此也被称为“蕉叶”,如古代的诗文中常见的“蕉叶大,不胜蕉扇”便是形容芭蕉叶之大。 接下来是“绿”字。绿色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生机、活力、希望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当“绿”与“蕉”结合时,便形成了一种清新的意象,既表现了芭蕉叶的翠绿,又暗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诗词中,“绿蕉”常被用作景物描写,如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中就有“绿蕉千载期”的句子,这里的“绿蕉”便是指芭蕉树,表达了一种对永恒时光的期待与向往。 此外,“绿蕉”在文化意象中也常被赋予人的情感。它有时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中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这里的芭蕉树便成为了离愁别绪的载体。 同时,“绿蕉”也因其独特的形态与意境,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他们借助对芭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综上所述,“绿蕉”一词不仅是对芭蕉这种植物的准确描述,更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与情感意象的文学符号。在品味这一词语时,我们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蕉


※ 蕉的意思、基本解释,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jiāo

〈名〉

(1) (形声。从艸,焦声。本义:生麻。麻未沤称蕉)

(2) 同本义 [hemp]

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3) 又如:蕉布(蕉麻纤维织成的布);蕉衣(麻布制的衣服);蕉衫(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4) 指蕉布 [hemp cloth]。如:蕉纱(蕉布);蕉葛(蕉布)

(5) 植物名。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简称 [banana]。如:蕉叶(芭蕉叶);蕉园(芭蕉园);蕉扇(用芭蕉叶制成的扇子);蕉书(用芭蕉叶代纸作书)

(6) 另见 qiáo

基本词义

qiáo

〈名〉

(1) 通“樵”。柴 [firewood]

覆之以蕉。——《列子》。殷敬顺释文:“蕉,与樵同。”

(2) 另见 jiāo

康熙字典

蕉【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卽消切《韻會》兹消切,?音焦。《玉篇》芭蕉。《南方草木狀》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莖解散如絲,可紡績,爲絺綌,名蕉葛。

通焦。《博雅》蕉,黑也。

《集韻》慈焦切,音樵。草芥也。《莊子·人閒世》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

《字彙補》薪也。《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正韻》通顦。《左傳·成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蕉【卷一】【艸部】

生枲也。从艸焦聲。即消切

说文解字注

(蕉)生枲也。枲麻也。生枲謂未漚治者。今俗以此爲芭蕉字。楚金引吳都賦。蕉葛竹越。按本艸圖經云。閩人灰理芭蕉皮令錫滑。緝以爲布。如古之錫衰焉。左賦之蕉、正謂芭蕉。非生枲也。从艸。焦聲。卽消切。二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