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繝
拼音
jiàn
注音ㄐ一ㄢˋ
部首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左右
五笔XUEG 统一码7E5D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ノフ一一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部首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左右
五笔XUEG 统一码7E5D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ノフ一一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繝
⒈ 绵纹。
统一码
繝字UNICODE编码U+7E5D,10进制: 32349,UTF-32: 00007E5D,UTF-8: E7 B9 9D。
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繝字讲解
“縹”字的语文讲解
“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读音是fēi,属于形声字。从糸(mì),表示与丝线、织物有关;从非,表示声调。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縹是一种丝织品,质地细腻、光泽度好。古代常用来制作贵族服饰和装饰品。
2. 引申义:由于縹是一种精美的丝织品,因此“縹”也可以引申为美丽、华丽、高贵的意思。比如,“縹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縹罗”则是指华美的丝织品。
二、字形结构
“縹”字由“糸”和“非”两部分组成。其中,“糸”作为形旁,提示了字的本义与丝织品有关;“非”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信息。
三、词语搭配
在古代汉语中,“縹”常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中,如“縹素”、“縹袍”、“縹帙”等。这些词语中的“縹”都保留了其本义或引申义,如“縹素”指白衣,“縹袍”指长袍,“縹帙”指书籍。
四、历史典故
“縹”字还出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中,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公冶私焉,惧弗敢见,遂携玺书以归。公曰:‘我实受之,不敢私也。’对曰:‘何如?’公冶曰:‘愿为君赐环,以置之阶,阶生全之端。’公曰:‘何如?’公冶曰:‘愿为君縹之冠。’公曰:‘何如?’公冶曰:‘乃请命。’公曰:‘固知君能之矣。’乃使公冶持环,筑诸侯之台,台成,乃下玺书,而授之。”这个典故中的“縹之冠”指的就是用縹(丝织品)制成的帽子,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五、现代用法
虽然“縹”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以及书法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同时,对于学习古文和古代文化的人来说,“縹”字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总之,“縹”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字形结构、词语搭配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讲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 繝的意思、基本解释,繝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居莧切,音瞯。《類篇》錦文也。唐有大繝錦。《唐書·肅宗紀》禁大繝竭鑿六破錦。
交流分享
- 繝的词语
- 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