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糉字的解释
糉

拼音 zòng 注音ㄗㄨㄥˋ
部首米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CC9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ノ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撇、点、竖折/竖弯、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òng(ㄗㄨㄥˋ)

⒈  同“粽”。

异体字

English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最读网糉字讲解

《说“糉”》 在丰富而奇妙的汉字世界里,“糉”这个字独具特色。 一、字形结构 “糉”,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米”字旁,这一偏旁表明这个字与粮食有关,因为“米”在汉字中常常是粮食类字的重要标识部分。右边是“宗”字,“宗”有着尊崇、家族等意义,在这里与“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意义独特的字。 二、字义内涵 1. 本义 - “糉”的本义是指一种食物,也就是粽子。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食品,一般用箬叶或苇叶包裹糯米等食材,呈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煮熟后食用。在中国端午节期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节令食品。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人们将糯米等食材包进粽叶,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 2. 引申义 - 在一些方言中,“糉”字也可以泛指用叶子或荷叶等包裹着的食物,不仅仅局限于粽子这种特定的形式。例如某些地区可能会有用芭蕉叶包裹米饭等食材做成的类似食物,也可称为“糉”类食物。这体现了汉字从具体到相对抽象的一种语义扩展。 三、文化意义 1. 传统节日文化的象征 - 由于“糉”与粽子紧密相连,而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所以这个字承载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除了吃粽子之外,还有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这些习俗都反映了古人对健康、驱邪、纪念先贤等多方面的追求。“糉”字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于端午节文化记忆和情感的大门。 2. 民俗传承的载体 - 在民间,制作和分享“糉”(粽子)的过程也是一种民俗传承的方式。从长辈传授晚辈如何挑选粽叶、调配馅料、包裹粽子的手艺,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粽子的温馨场景,这个字背后蕴含着家庭和睦、代际传承的美好寓意。而且不同地区的粽子在口味、形状、制作方法上存在差异,如南方的肉粽、碱水粽,北方的红枣粽等,这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糉”字也因此成为地域民俗文化差异的一个小小见证者。 总之,“糉”这个字虽然简单,却犹如一颗文化的明珠,串联起了美食、传统节日、民俗传承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糉


※ 糉的意思、基本解释,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糉【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風土記》以菰裹黏米。《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區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幷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集韻》或作粽。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糉【卷七】【米部】

蘆葉裹米也。从米㚇聲。作弄切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