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榗字的解释
榗

拼音 jiàn jìn 注音ㄐ一ㄢˋ ㄐ一ㄣˋ
部首木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SGOJ 五行- 统一码6997
笔顺一丨ノ丶一丨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名称横、竖、撇、点、横、竖、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àn(ㄐ一ㄢˋ)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一说是一种竹子)。

其他字义

jìn(ㄐ一ㄣˋ)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鼓。

统一码

榗字UNICODE编码U+6997,10进制: 27031,UTF-32: 00006997,UTF-8: E6 A6 97。

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榗字讲解

“橛”字的语文讲解 “橛”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jiǔ,同“撅”,表示用棍棒等猛击,或者指车辕上的木杆,用以系马或拉车。 一、字义解析 1. 猛击:“橛”字常用来表示用力猛击的动作。例如,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可能会用橛来猛击敌人,以造成伤害。 2. 车辕上的木杆:在古代,马车的辕马拉车时需要一根木杆来控制方向。这根木杆就叫做车辕,而连接辕马与车架的木杆则被称为橛。 3. 固定或支撑作用: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用法外,“橛”还可以表示某种固定或支撑的作用。比如,在建筑中,橛可以用来固定梁柱,确保建筑的稳固。 二、出处与用法 “橛”字在古文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对“橛”的解释是:“橛,木也,如木针。”这说明了“橛”是一种木制的工具或构件。而在《诗经》等古代诗歌中,“橛”也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表达某种情感或意境。 在现代汉语中,“橛”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仍然会出现。例如,在描述古代战争场景时,可能会用到“橛”来表示士兵们用棍棒猛击敌人的情景;在介绍古代建筑时,也可能会提到“橛”作为固定梁柱的构件。 三、字音与字形 “橛”的读音是jiǔ,属于第三声。其字形比较简单,由“木”和“撅”两部分组成。其中,“木”表示这是一种树木或木质材料制成的物品;“撅”则表示一种猛击或突出的动作。 四、结语 总的来说,“橛”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范围的汉字。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化和文学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学习古文和文化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榗


※ 榗的意思、基本解释,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榗【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子賤切,音箭。《說文》木也。《書》曰竹箭如榗。義未詳。

《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

《類篇》卽刃切,音晉。鼓名。○按《博雅》引《周禮》晉鼓,《鄭註》長六尺六寸。不从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榗【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晉聲。書曰:竹箭如榗。子善切

说文解字注

(榗)榗木也。未詳。尚書大傳曰。南山之南有木名橋。高高然而上。父道也。南山之陰有木名梓。晉晉然而俯。子道也。高與橋、晉與梓、皆曡韵。梓字當是榗字。梓從宰省聲。不與晉同韵也。從木。㬜聲。子賤切。古音在十二部。書曰。竹箭如榗。六字未詳。疑當作周禮曰竹榗讀如晉八字。職方氏。其利金錫竹箭。注云。故書箭爲晉。葢許所見故書作榗。榗本木名。故書借爲竹名也。大射儀。幎用錫若絺綴諸箭。注云。古文箭作晉。吳越春秋。晉竹十?。晉竹卽箭竹。皆與周禮故書同。讀如晉者、許謂榗之音同晉也。轉寫淆譌。致不可讀矣。

交流分享

  • 榗的词语
  • 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