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
拼音
zòng
注音ㄗㄨㄥˋ
部首米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OPFI 五行金 统一码7CBD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钩、撇、点
部首米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OPFI 五行金 统一码7CBD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粽
⒈ 〔粽子〕用箬叶或苇叶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亦称“角黎”。
异体字
- 糉
- 糭
造字法
形声:从米、宗声
English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最读网粽字讲解
《说“粽”》
在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宝库中,“粽”这个字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字形结构
“粽”是一个形声字。从米,宗声。“米”字旁点明了这个字与粮食密切相关。粽子的主要原料就是糯米,这体现了汉字造字的智慧,通过偏旁部首的运用,直观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而右边的“宗”表示读音,遵循着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同时“宗”字本身也有家族、祖宗等含义,在文化意义上似乎也和粽子背后所蕴含的家族传承、传统习俗有着微妙的联系。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粽”的基本义是指一种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成三角锥形或其他形状的食物。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有红枣粽,将香甜的红枣与软糯的糯米搭配,口感香甜;有肉粽,肥瘦相间的猪肉被包裹在糯米之中,油润鲜香;还有豆沙粽,细腻的豆沙让粽子充满了甜蜜的气息。
2. 引申义
在文化语境下,“粽”字逐渐成为端午节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提到“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如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就将米团投入江中,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所以,“粽”字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缅怀之情,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文化意义
1. 家庭传承
包粽子是一项家庭传统技艺。在许多家庭中,长辈会将包粽子的方法传授给晚辈。从挑选粽叶、浸泡糯米,到包裹成型、煮熟上桌,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家庭的温暖和传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的过程中,长辈讲述着端午节的故事、家族的往事,这种家庭纽带通过小小的“粽”字得到了强化。
2. 民族凝聚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无论身处何方,华人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个节日,而粽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粽”字就像一个文化纽带,将全球华人联系在一起。当人们在异国他乡品尝到粽子的味道时,那种对故乡、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粽”这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家庭情感和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 粽的意思、基本解释,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粽
糉
〈名〉
粽子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服玩果粽,足以致诚。——《南史》
康熙字典
粽【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角黍也。同糉。
又草名。《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隂陽包裹,浴女蘭湯,飮菖蒲雄黃醴,以辟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