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蕺
⒈ 〔蕺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节,叶互生,结蒴果。茎和叶有腥味,全草入药。亦称“鱼腥草”。
统一码
蕺字UNICODE编码U+857A,10进制: 34170,UTF-32: 0000857A,UTF-8: E8 95 BA。
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蕺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最读网蕺字讲解
“芟”字的语文讲解
“芟”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本义是“割草”,这个意义与“剪”字相近,但“芟”更强调用刀割下草叶或草茎的动作。
在句子中,“芟”常常作为动词出现,如“芟夷”(即割除、铲除之意)和“芟艾”(即割草,也用来比喻剔除坏人坏事)。这些词语都体现了“芟”字的核心含义——与割草相关的动作。
此外,“芟”字的结构也非常有趣。从字形上看,“芟”由“艹”(草字头)和“闲”字组成。这种结构上的组合,不仅表明了该字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有关,还暗示了其具体的动作含义。
在古文中,“芟”字也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短语。例如,“芟荑”(即拔除茅草,有时也用来比喻剔除坏人)、“芟剪”(即修剪、铲除)等。这些词语在语境中传达了更为丰富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芟”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它依然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的痕迹。对于学习古文或研究汉字的人来说,“芟”字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了解的课题。
总之,“芟”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含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相关表述,还能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蕺的意思、基本解释,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蕺
康熙字典
蕺【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阻立切,音戢。菜名。葉似蕎麥,生濕地。《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
又山名。《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採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