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樭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樭
⒈ ◎ 义未详。
统一码
樭字UNICODE编码U+6A2D,10进制: 27181,UTF-32: 00006A2D,UTF-8: E6 A8 AD。
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樭字讲解
“椟”字的语文讲解
“椟”是一个汉字,其本义与“盒”相近。在古代,人们常常用木头制作盒子来存放物品,这些盒子就被称作“椟”。随着时间的推移,“椟”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古文中,“椟”常被用来指代一种盛放东西的器具,类似于现代的盒子或箱子。例如,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就有“晋人执郑子偕以归,子偕曰:‘唯其好之也,敢辱君焉?’对曰:‘固尔,奚惧?’及河,子偕欲解而弃之,申叔仪曰:‘必使先舍之,然后弃之。’对曰:‘舍子偕与?”宣子曰:‘何也?’对曰:‘臣闻之,‘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夫车载斗量,是何能谷?’……乃命先馆人收椟,乃得子偕。”
此外,“椟”字也可以用来泛指棺材。在古代,棺材是用来盛放死者遗体的容器,因此也被称为“椟”。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体现,如《说文解字》中就有“椟,木也,从木,兑声”的解释,其中“兑”有“卖”的意思,但在这里引申为“盛放”的意思。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用法外,“椟”字在一些成语和语境中也有特定的含义。例如,“椟中藏珠”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隐藏起来的珍贵之物,这里的“椟”就是指盛放珍宝的盒子。
总的来说,“椟”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通过学习“椟”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椟”与“盒”虽然意义相近,但在字形上有所不同。“椟”字较为复杂,由“木”和“兑”组成;而“盒”字则较为简单,由“口”、“合”和“皿”组成。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

※ 樭的意思、基本解释,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
- 樭的词语
- 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