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嬒字的解释
嬒

拼音 huì 注音ㄏㄨㄟˋ
部首女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五笔VWGJ 统一码5B12
笔顺フノ一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一
名称撇点、撇、横、撇、捺、横、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ì(ㄏㄨㄟˋ)

⒈  肤色黝黑的女子。

⒉  古通“荟”。

统一码

嬒字UNICODE编码U+5B12,10进制: 23314,UTF-32: 00005B12,UTF-8: E5 AC 92。

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嬒字讲解

“嗟来之食”的语文讲解 “嗟来之食”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对于别人丢来的食物,即使是嗟来之食,也应当接受”。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一、字义解析 1. 嗟:本义是叹息声,这里表示对某种情境或态度的感叹。 2. 来:在这里表示来源,指的是别人给予的食物。 3. 食:即食物,特指被给予的饭菜。 二、成语出处 “嗟来之食”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原文描述了晋国的大夫介之推在饥寒交迫之际,遇到了晋文公。文公在他的请求下,割让了一部分食物给他。然而,介之推在享受这份美食时,却感叹说:“嗟乎!士人为知己者死,女人为悦己者容。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雪恨而死;孟尝君了解我,我一定会为了替他出谋划策而出走。智伯不了解我,我为什么单单要为了他的赏赐而死呢?”这段话后来演变成了“嗟来之食”的成语。 三、寓意与启示 “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寓意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施舍或恩惠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感恩的心态,即使这种施舍来自于曾经对我们不利或伤害过我们的人。这是因为,真正的感恩不仅是对他人善意的回应,更是对自己内心善良和尊严的一种维护。 此外,“嗟来之食”还提醒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施舍而失去自我,更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四、用法与示例 “嗟来之食”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在接受别人施舍时,依然能够保持谦逊和感恩的心态,如:“他虽然得到了别人的施舍,但仍然表示感激,并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总之,“嗟来之食”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施舍时要保持感恩的心态,同时也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嬒


※ 嬒的意思、基本解释,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嬒【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烏外切,音懀。《說文》女黑色也。《揚子·方言》嬒,可憎也。

烏括切,音斡。義同。

嬻嬒,獸名。其狀如禺,文身善笑。一作幽頞。見《山海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嬒【卷十二】【女部】

女黑色也。从女會聲。《詩》曰:“嬒兮蔚兮。”古外切

说文解字注

(嬒)女黑色也。黑部曰。䵳、沃黑色也。音同義近。从女。會聲。古外切。十五部。詩曰。嬒兮蔚兮。曹風?人文。今詩作薈。毛傳曰。薈蔚、雲興皃。按艸部旣偁薈兮蔚兮矣。此或爲三家詩。或本作讀若詩曰薈兮蔚兮。今有舛奪。皆未可定也。

交流分享

  • 嬒的词语 组词
  • 嬒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