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揘
⒈ 〔揘毕〕击,击刺。
其他字义
揘
⒈ 拔。
统一码
揘字UNICODE编码U+63D8,10进制: 25560,UTF-32: 000063D8,UTF-8: E6 8F 98。
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揘字讲解
“镌”字的语文讲解
“镌”是一个形声字,从“金”旁,表示与金属有关,本义指雕刻。其读音为juàn,有多种含义,包括雕刻、刻写、铭记等。
一、字的构造
“镌”字由“金”和“隽”组成。“金”作为偏旁,通常与金属、工具等有关;“隽”则原指美好、俊秀,也可用来表示刻写。
二、字义解析
1. 雕刻:“镌”最基本的含义是雕刻,即用刀、笔等工具在物体上刻画出图案或文字。如《韩非子·喻老》中的“夫刻木事者,必敛藏焉,故必厚其道而存其器也。”这里的“刻木”即指雕刻木雕。
2. 刻写:“镌”也可以指刻写,即将文字、图案等刻在物体上。如《礼记·祭统》中的“夫鼎有铭,铭者,自书其事,所以记功纪德,著政事也。”这里的“铭”即指刻在鼎上的文字。
3. 铭记:“镌”还可以表示铭记,即深刻地记住或牢记。如《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铭心刻骨,不忘于心。”这里的“铭心刻骨”即指深深地铭记在心。
三、词语搭配
“镌”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如“镌刻”、“镌名”、“镌碑”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镌”字的雕刻、刻写含义。
例如,“镌刻”常用来形容雕刻艺术品的过程或结果;“镌名”则指在某个物体上刻写名字或姓名;“镌碑”则指在石碑上刻写文字或图案,如墓志铭等。
四、文化内涵
“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镌”字也常用于表达深刻的情感和记忆,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镌”是一个形声字,具有多种含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掌握“镌”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揘的意思、基本解释,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揘【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胡盲切,音橫。擊也。《張衡·西京賦》竿殳之所揘觱。《註》揘觱,猶擊刺也。《六臣文選》作揘畢。
又《集韻》呼橫切,音喤。義同。
又《唐韻》永兵切《集韻》于平切,音榮。拔也。
交流分享
- 揘的词语
- 揘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