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沞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沞
⒈ 〔湆沞〕微湿,暂湿。
⒉ 沸腾的样子。
统一码
沞字UNICODE编码U+6C9E,10进制: 27806,UTF-32: 00006C9E,UTF-8: E6 B2 9E。
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沞字讲解
“沴”字的语文讲解
“沴”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
一、字形结构
“沴”字由“水”和“丽”两部分组成。其中,“水”作为偏旁,表明这个字与水有关;而“丽”则位于下方,起到了修饰和平衡的作用。这种结构使得“沴”字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稳重而又不失灵活的美感。
二、“沴”字的含义
1. 水满溢出或流淌:由于“沴”字中包含“水”偏旁,因此它首先可以理解为与水有关的意象。当水满溢出或流淌时,会形成一种混沌、模糊的状态,这与“沴”字的含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2. 形容水势盛大:“沴”字也可以用来形容水势盛大。当洪水泛滥、水流湍急时,可以用“沴”字来形容这种景象的壮观和猛烈。
3. 恶劣的天气现象:在古文中,“沴”字还常被用来形容恶劣的天气现象,如暴雨、洪水等。这些天气现象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用“沴”字来表达它们具有贬义的意味。
三、“沴”字的用法
“沴”字在古文中多用作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现象。它可以修饰名词,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沴,泞也。从水,丽声。”这里的“泞”就是形容路面湿滑、泥泞的状态,用“沴”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四、“沴”字的典故与文化内涵
“沴”字还承载着一些典故和文化内涵。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用“沴”字来形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动荡不安、社会混乱。这种用法不仅体现了“沴”字的贬义色彩,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沴”字还与一些文学作品和诗词有关联。在一些古典诗词中,作者会用“沴”字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美或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些作品中的“沴”字不仅丰富了文学表现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窗口。
总之,“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独特意义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结构、含义、用法以及典故等方面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 沞的意思、基本解释,沞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沞【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子荅切《集韻》作荅切,立帀。湆沞,纔濕。一曰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