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觳字的解释
觳

拼音 注音ㄏㄨˊ
部首角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FPGC 五行 统一码89F3
笔顺一丨一丶フ一ノフノフ一一丨ノフフ丶
名称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横撇/横钩、撇、横折钩、横、横、竖、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ú(ㄏㄨˊ)

⒈  〔觳觫〕恐惧颤抖的样子。

异体字

  • ?

English

an ancient measure; a goblet; mean; frightened

最读网觳字讲解

“觥”字的语文讲解 “觥”是一个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汉字,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在古代的礼仪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含义、用法以及它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 一、字形与结构 “觥”字由“角”和“工”两个部分组成。其字形结构紧凑,线条流畅,既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又体现了汉字构造的巧妙。其中,“角”部分常让人联想到动物的角,如牛角、羊角等,而“工”部分则像是一块平整的木板或玉片。 二、字义解释 1. 基本含义:“觥”本义指古代的一种酒器,类似于现代的酒壶或酒瓶。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是古代宴饮场合不可或缺的器物之一。 2. 引申含义:除了指酒器外,“觥”还可以用来泛指酒,表示与饮酒相关的活动或事物。例如,在古诗词中,“觥筹交错”就形容了宴饮时的热闹场景,其中“觥”即指酒杯。 三、用法与辨析 1. 用法:“觥”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语、宾语,如“觥筹交错”中的“觥”就是作宾语,表示酒杯。 2. 辨析:与“觥”字形相近的字有“觚”、“觥”等,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各有不同。“觚”多用于指酒器,且形状像葫芦;而“觥”则更侧重于表示酒的整体概念,不再局限于具体的酒器。 四、文化内涵 “觥”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宴饮文化的象征,更是古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宴饮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而“觥”作为宴饮的器具,自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觥”字还出现在许多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如《诗经·小雅·吉日》中的“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其中的“酒”即与“觥”紧密相关。这些文献和诗词不仅丰富了“觥”字的文化内涵,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礼仪文化。 五、总结 综上所述,“觥”是一个充满韵味和历史感的汉字。它不仅指代一种古代酒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礼仪意义。通过学习和了解“觥”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可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觳


※ 觳的意思、基本解释,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古代量器名 [an ancient measuring tool]

鬲实五觳。——《周礼·考工记·陶人》

康熙字典

觳【酉集上】【角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谷切,音斛。《說文》盛觵巵也。一曰射具。《類篇》觳簏,器名。

《玉篇》盡也,族也。

薄也。《管子·地員篇》五粟之狀,剛而不觳。《註》觳,薄也。《唐書·薛苹傳》治身觳薄。《音義》觳又音確。

觳觫,懼貌。詳前觫字註。

《韻會》通作斛。《周禮·冬官考工記》鬲實五觳,庾實二觳。《註》觳讀爲斛,受三斗。鄭康成謂豆實三而成觳,則觳受斗二升。

《集韻》古祿切,音穀。器名。受三斗。

《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類篇》射具,所以盛隿。

《爾雅·釋詁》觳,盡也。《註》觳音學。《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飯土塯,啜土鉶,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索隱》言監門下人飯猶不盡此。《徐廣曰》觳音嚳,推也。

足跗也。《儀禮·士喪禮》明衣不辟長及觳。《註》長及足尖。

獸蹄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主婦俎觳折。《註》折牲蹄爲俎也。《鄭氏曰》觳,後足也。

音確。

《廣韻》苦角切《類篇》《正韻》克角切,?音確。《廣韻》盛脂器也。

《正韻》無潤也。《莊子·天下篇》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郭註》義與瘠同。《韻會》又音覺。

《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與角同。校也,競也,觸也。《韓非子·用人篇》强弱不觳力。《史記·大宛傳》大觳抵出奇戲。互詳角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觳【卷四】【角部】

盛觵卮也。一曰射具。从角㱿聲,讀若斛。胡谷切

说文解字注

(觳)盛觵巵也。盛字當是衍文。觵巵謂大巵。觵者、酒器之大者也。韋注越語曰。觥、大也。瓬人曰。豆實三而成觳。鬲部曰。?二升曰觳。鄭注考工記同。按簋庾鬲甗盆䰝量皆以觳計。小者曰巵。可以飮。大巵曰觳。可宁酒漿以待酌也。觵之大極於觳。故引伸之曰觳、盡也。見釋詁。禮經牲體之跗曰觳。謂牲體之盡也。一曰䠶具。从角。?聲。讀若斛。胡谷切。三部。按此篆當廁觛篆之下、而廁此者此器屬陶瓬之事。非角爲之。亦非角飾。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