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鄆字的解释
鄆

拼音 yùn 注音ㄩㄣˋ
部首阝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PLBH 统一码9106
笔顺丶フ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丨
名称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ùn(ㄩㄣˋ)

⒈  见“郓”。

异体字

English

surname; an ancient town's name

最读网鄆字讲解

“镌”字的语文解释 “镌”是一个汉字,读音为juàn或juān,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解释。 一、基本含义 “镌”主要有两个基本含义: 1. 雕刻:指用刀、凿等工具在物体上刻划、雕琢,形成图案或文字。例如,“镌刻”就是指刻画、雕刻的意思。 2. 铭记:表示深深地记在心里,不忘记。如“镌刻于心”,意味着把某件事情深深地刻在心里。 二、语境中的运用 1. 在文学作品中:“镌”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镌刻在心灵深处”用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记忆深刻地烙印在人的内心。 2. 在历史文献中:“镌”也常用于描述历史事件的记载。“镌石记事”即是指在石头上刻写事情的经过,以供后人查阅。 3. 在日常用语中:“镌”还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名字、称号等被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或象征。 三、注意事项 虽然“镌”有两个读音和多种含义,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解释。同时,这个字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笔画的流畅和舒展。 四、总结 “镌”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汉字,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的雕刻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镌”字还与一些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了具有特定意义的成语或短语,如“镌刻于心”、“镌刻岁月”等,这些词语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镌”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鄆


※ 鄆的意思、基本解释,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鄆【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問切,?音運。魯地名。《春秋·文十二年》城諸及鄆。《註》莒、魯所爭者,以其遠逼外國,故帥師城之。

《成四年》冬城鄆。《註》公欲叛晉,故城而爲備。

《九年》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莒潰,楚人入鄆。《註》鄆,莒別邑。

《十六年》晉人執季孫行父,公還待于鄆。《註》魯西邑東郡廩丘縣有鄆城。

《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季孫宿帥師救台,遂入鄆。

《昭元年》取鄆。《左傳》趙孟曰:魯、莒爭鄆,爲日久矣。

《二十六年》公至自齊,居于鄆。《六書故》春秋有二鄆,莒在魯東,莒、魯所爭,東鄆也。公待于鄆者,西鄆也。文公城諸及鄆,不聞與莒爭,及成公時,楚伐莒入鄆,則鄆自爲莒邑,而四年所城者西鄆也。

州名。《韻會》古兗州之域,魯附庸國,漢爲東平國,隋置鄆州。

《集韻》河內沁水鄕名。

姓。《廣韻》魯大夫,食采于鄆,後因氏。

《集韻》于分切,音云。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鄆【卷六】【邑部】

河内沁水鄉。从邑軍聲。魯有鄆地。王問切

说文解字注

(鄆)河內沁水鄉。河內郡沁水、二志同。今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縣東北有故沁水城是也。沁水縣有鄆鄉。从邑。軍聲。王問切。十三部。魯有鄆地。見左氏春秋經、傳。公羊作運。文公十二年、成公九年、襄公十二年、昭公元年之鄆。杜云。莒別邑。在城陽姑幕縣。此在魯東者也。成公十六年之鄆。杜云。魯西邑。在東郡廩丘。此在魯西境者也。東鄆當在今山東青州府諸城縣。西鄆在今山東曹州府鄆城縣、有鄆城故城。按此與沛城父有䣙鄉、魯東有䣄戎爲一例。別於前義。

交流分享

  • 鄆的词语
  • 鄆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