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悙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悙
⒈ 〔憉悙〕自强。
其他字义
悙
⒈ 〔怅(
)悙〕粗疏,轻率。统一码
悙字UNICODE编码U+6099,10进制: 24729,UTF-32: 00006099,UTF-8: E6 82 99。
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悙字讲解
“懒”字的语文讲解
“懒”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多样,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懒”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努力工作或活动,缺乏行动力或积极性。
一、字义解析
1. 形容词用法:“懒”作为形容词时,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状态。例如,“他今天很懒,起床晚了。”这里的“懒”描述了一个人不愿早起的状态。
2. 名词用法:当“懒”用作名词时,它通常指代那些懒惰的人。例如,“这个村子的人都太懒了,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这里的“懒”指的是村子里的人普遍存在的懒惰行为。
二、词源与结构
“懒”字属于会意字。从字形上看,“懒”由“羊”和“赖”两个部分组成。“羊”在古代常用来祭祀,而“赖”则有依赖、凭借的意思。合起来,“懒”字可以理解为依赖羊(祭祀的对象)而不愿行动,即懒惰。
三、语境中的运用
1. 在叙述中:当我们想强调某人的懒惰行为时,可以使用“懒”字。如:“他整天就知道睡觉,真是个大懒虫。”
2. 在抒情中:有时我们也会用“懒”字来表达一种情感上的无奈或不满。如:“面对困境,他显得如此懒惰,让人感到无比失望。”
3. 在谚语和俗语中:“懒”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谚语和俗语中,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懒牛懒散,趁早儿。”这些谚语和俗语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与“懒”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怠惰”、“懈怠”、“偷懒”等。
2. 反义词:与“懒”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勤快”、“勤奋”、“积极”等。
总之,“懒”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汉字,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了解“懒”字的字义、词源、结构以及在语境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个汉字的丰富内涵。

※ 悙的意思、基本解释,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悙【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許庚切《集韻》虛庚切,音亨。憉悙,自矜健貌。
又《集韻》披庚切,音烹。義同。
又《五音集韻》亨孟切,音啈。倀悙,疏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