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萂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萂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统一码
萂字UNICODE编码U+8402,10进制: 33794,UTF-32: 00008402,UTF-8: E8 90 82。
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萂字讲解
“蒂”字的语文讲解
“蒂”是一个相对较少使用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基本含义
“蒂”字的基本含义是花蒂,即某些花果成熟后附着在花或果实上的部分。它通常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例如,在《诗经·小雅·蓼莪》中有“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之句,其中的“箕”指的是箕星,而“维南有箕”则是以斗柄指向南方来纪年的方法。这里的“箕”与“蒂”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需要注意区分。
二、词性变化
“蒂”字的词性较为灵活,可以作为名词、动词等使用。作为名词时,“蒂”可以指代花蒂、果实蒂、荷叶等;作为动词时,则可以表示附着、连接等意思。如《汉书·贾山传》中的“秦始皇大悦,召见,与语,大说之,谓曰:‘子之去也,固辞不辱使命矣。’”其中的“去”可以理解为“离开”,但在这里更准确的词性应该是动词,表示“离开”的动作。
三、文化内涵
“蒂”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还常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联系和依存关系。例如,《荀子·劝学》中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句,其中的“假于物”可以理解为依靠外物,而“蒂”字则暗示了这种依靠关系的紧密性和必然性。
此外,“蒂”字还常用于诗歌和文学作品中,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有“残阳西入晦,溪水背春流。鸟下绿芜秦苑里,蝉鸣黄叶汉宫秋。”其中的“鸟下绿芜秦苑里”一句,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蒂”字,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态景象与“蒂”字所表达的附着、连接之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蒂”字时,需要注意其读音和词性的变化。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和用法。例如,在现代汉语中,“蒂”字的常用义项已经大大减少,主要在一些文学作品和方言中出现。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这个字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背景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
总之,“蒂”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独特用法的汉字。通过对其基本含义、词性变化、文化内涵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讲解和分析,相信您对这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 萂的意思、基本解释,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萂【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䒩。
交流分享
- 萂的词语
- 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