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抎字的解释
抎

拼音 yǔn 注音ㄩㄣˇ
部首扌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RFCY 统一码628E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
名称横、竖钩、提、横、横、撇折、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ǔn(ㄩㄣˇ)

⒈  丧失:“国家灭亡,抎失社稷。”

⒉  发声。

⒊  古通“陨”,坠落。

统一码

抎字UNICODE编码U+628E,10进制: 25230,UTF-32: 0000628E,UTF-8: E6 8A 8E。

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抎字讲解

“攥”字的语文讲解 “攥”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uàn。这个字由“扌”(提手旁)和“卷”组成,表示用手握住或卷起某物。在汉字中,“扌”通常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或状态。 一、基本含义 “攥”的基本含义是用手握住或握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攥紧拳头”来表达愤怒或坚定的情绪。又如,“攥一把沙子”则形容用手把沙子握住,难以松开。 二、词性及用法 “攥”是一个动词,常用于描述与手部动作相关的场景。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使用。例如: 他攥紧了拳头,表示非常生气。(谓语) 他攥了一把土,撒在地上。(定语) 她攥紧了手,忍住了眼泪。(状语) 三、引申意义 除了基本的手握动作,“攥”还可以引申为其他含义。比如,“攥写”表示用手书写,“攥弄”则表示用手摆弄或玩弄。这些引申意义通常是基于“攥”字的本义进行扩展的。 四、结构解析 “攥”字的结构非常简单,由“扌”和“卷”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扌”作为提手旁,提示了该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而“卷”则表示手的动作或状态。这种结构使得“攥”字具有鲜明的动感和形象感。 五、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手部动作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意义。“攥”字所代表的手握动作,不仅体现了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还蕴含着内心的坚定、愤怒或喜悦等复杂情感。通过学习和理解“攥”字及其相关词语和句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攥”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汉字。通过对其含义、用法、结构和文化内涵的讲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抎


※ 抎的意思、基本解释,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抎【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云粉切《集韻》《韻會》羽粉切,?雲上聲。《說文》有所失也。《戰國策》寡人愚陋,守齊國,惟恐失抎之。《註》抎,失也。

《唐韻》于敏切《集韻》《正韻》羽敏切,?與隕同。《戰國策》折淸風而抎矣。《註》抎,下也,如折然。《史記·東越傳》不戰而抎,利莫大焉。○按俗本譌耘,《漢書》作隕,《通鑑辨誤》慕容廆見封悛封抽曰:此家抎抎千斤犍也。《說文》云:隕,從高而下也。蓋言千斤之犍,人閒不可多得,若從天而下也。《正字通》《韻會》《正韻》誤與耺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抎【卷十二】【手部】

有所失也。《春秋傳》曰:“抎子,辱矣。”从手云聲。于敏切

说文解字注

(抎)有所失也。成公二年左傳。石稷謂孫良夫曰。子國卿也。隕子辱矣。許所據作抎。正謂失也。戰國策。被礛磻。引微?。折淸風而抎矣。此叚抎爲隕也。史記東粤列傳。不戰而耘。利莫大焉。謂閩粤不戰而失其王頭。此叚耘爲抎也。从手。云聲。于敏切。十三部。春秋傳曰。抎子辱矣。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