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朹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即山楂。
其他字义
朹
⒈ 古同“簋”,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异体字
- 簋
最读网朹字讲解
“朹”字的语文讲解
“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朹”字由“月”和“郎”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月”作为偏旁,通常与身体部位或形态有关;而“郎”则可以独立成字,表示古代的官职或对年轻人的称呼。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朹”字的本义是“月光”。在古文中,“朹”常用来形容月光皎洁、明亮的样子。例如,《集韵》中就有“朹,月光也”的解释。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朹”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可以用来形容月亮高悬在天空中,或者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楚辞·九歌·东君》中的“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絓结而不解。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独临。上车兮乇舆,云旗兮风驰。长歌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中的“灵偃蹇兮姣服”可以联想到月光下美人偃卧的优雅姿态。
三、用法与示例
在古代汉语中,“朹”字多用作形容词或名词,用来描绘月光或与之相关的景象。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形容月光皎洁:朹月如钩,洒下银辉。
2. 描绘月亮高悬:朹日当空,照耀大地。
3. 引申为美好事物:朹然秀色,令人陶醉。
四、文化意义
“朹”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在古代诗词中,“朹”字常与其他意象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总之,“朹”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意境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结构、字义解析、用法与示例以及文化意义的深入讲解,相信您对这个字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 朹的意思、基本解释,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朹【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說文》古簋字。註詳竹部十一畫。
又《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求。木名。《爾雅·釋木》朹檕梅。《註》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色赤似小柰,可食。《本草補遺》朹子、山樝一物也。
又《方言》朹,仇也。謂怨仇也。《註》巨救切,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