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皼字的解释
皼

拼音 注音ㄍㄨˇ
部首皮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6BC
笔顺一丨一丶フ一丨フ一丶ノ一フノ丨フ丶
名称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⒈  古同“鼓”。

统一码

皼字UNICODE编码U+76BC,10进制: 30396,UTF-32: 000076BC,UTF-8: E7 9A BC。

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皼字讲解

“皼”字的语文讲解 “皼”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皼”字由“皮”和“乍”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皮”作为声旁,提示了字的读音;“乍”则作为形旁,表示与某种动作或状态有关。这种结构在汉字中很常见,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字义。 二、读音与字义 “皼”字的普通话读音为sào。它的字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皮开肉绽:形容伤势严重,皮肤被割开,肉都绽露出来。这个义项来源于《庄子·养生主》中的“今之诸侯取士也,聚文学,招处士,群者闲人而州处”,其中“闲人”即指受伤之人,而“皼”正是形容其皮肉绽开的形象描述。 2. 裸露在外:表示完全暴露出来,没有遮盖。这个义项可以从“皼”字从“皮”字中“裸露”出“乍”的形象中得出。 三、用法与示例 在古代汉语中,“皼”字多用作谓语或定语,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例如,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就有“及赵王入朝,从者莫敢张目。平原君使人请赵王,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主客论议,宾客进退,朝歌暮舞,万物可喜,上客罢宴,赵王赐以酒肉……已而,复相与坐,谈笑赏乐,尽兴乃止。及始朝,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虽复临之以刑,而不敢有戏笑。左右望者,如观火戏人。”的描述中,“皼”字可以用来形容赵王尊贵、威严的形象,暗示其地位之高,无人敢轻易冒犯。 此外,“皼”字还常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如《山海经·海外东经》中的“刑天与天帝相争,不胜,被斩首,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以及《说文解字》等,这些文献中的“皼”字多用于描绘一种激烈、激烈的状态,体现了古人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刻画。 四、总结 “皼”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字义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机会。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皼


※ 皼的意思、基本解释,皼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

  • 皼的词语
  • 皼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