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诂字的解释
诂

拼音 注音ㄍㄨˇ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YDG 五行 统一码8BC2
笔顺丶フ一丨丨フ一
名称点、横折提、横、竖、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诂(詁)gǔ(ㄍㄨˇ)

⒈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训诂。解诂。字诂。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讠、古声

English

exegesis, explanation; explain

最读网诂字讲解

《诂》:古汉语的瑰宝与现代教育的桥梁 在浩如烟海的古汉语中,有一个字,虽不算是常用字,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智慧,那就是“诂”。这个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和学术研究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含义、用法以及它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一、“诂”的基本含义 “诂”,从字面上看,“诂”是“说”的意思。在古汉语中,“诂”常被用来表示对词语、句子或文献的解释和阐述。它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简单翻译,更是对语言背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深入挖掘和理解。 例如,在《说文解字》中,“诂”被定义为“本义为‘说’”。此外,“诂”还可以用于表示对经典文献的注解和阐释,如《诗经》中的“诂”就是对诗篇意义的解释和阐述。 二、“诂”在古汉语中的运用 在古汉语中,“诂”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注释,还可以用于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学习和掌握“诂”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 同时,“诂”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诂”就涉及到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和阐释。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三、“诂”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尽管“诂”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它却是我们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对“诂”这个字的教学和应用。 首先,通过对“诂”字的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诂”字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阐释,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诂”字也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 最后,“诂”字的教学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通过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对比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总之,“诂”这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智慧。通过对其教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诂


※ 诂的意思、基本解释,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会意。从言,从古,古亦声。本义: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同本义 [explai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s in current language]

诂,训故言也。——《说文》

(2) 后汉桓谭传郑兴传注皆引说文、训古言也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

诂,训故言也。——《后汉书·桓谭传》注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汉书·扬雄传》

(3) 又如:诂解(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诂训(解释古书的文义。也用以指古言古义。同故训)

词性变化

〈名〉

(1) 古言古义;词语的意义 [archaism;old saying;the meaning of a word]

同字而异诂,同辞而异义。——陆游《万卷楼记》

(2) 又如:诂释(古言古语的解释)

康熙字典

詁【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說文》訓故言也。引《詩》詁訓孔穎達疏:詁、訓、傳者,註解之別名。詁者,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徐曰》按《爾雅》:詁,古也,言有古今也。會意。《博雅》言也。《正韻》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前漢·揚雄傳》雄少而好學,不爲章句訓詁通而已。《舊唐書·經籍志》詁訓以紀六經讖?

《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古去聲。義同。

通作故。《詩·周南·關雎詁訓傳第一》陸德明音義曰:詁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前漢·藝文志》詩經魯故二十五卷。《師古註》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其眞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詁【卷三】【言部】

訓故言也。从言古聲。《詩》曰詁訓。公戶切

说文解字注

(詁)訓故言也。故言者、舊言也。十口所識前言也。訓者、說教也。訓故言者、說釋故言以教人是之謂詁。分之則如爾雅析故訓言爲三。三而實一也。漢人傳注多偁故者、故卽詁也。毛詩云故訓傳者、故訓猶故言也。謂取故言爲傳也。取故言爲傳、是亦詁也。賈誼爲左氏傳訓故。訓故者、順釋其故言也。从言。古聲。公戸切。五部。詩曰詁訓。此句或謂卽大雅古訓是式。或謂卽毛公詁訓傳。皆非是。按釋文於抑、告之話言下云。戸快反。說文作詁。則此四字當爲詩曰告之詁言六字無疑。毛傳曰。詁言古之善言也。以古釋詁正同許以故釋詁。陸氏所見說文未誤也。自有淺人見詩無告之詁言。因改爲詩曰詁訓。不成語耳。

交流分享